![](https://img.haomeiwen.com/i1802178/04881e4240f7cb88.jpg)
今天晚上,就着杏仁咸菜,吃了一顿“懒疙瘩”。这是正宗的老家饭。之所以敢说正宗,是因为面是从老家带来的,饭是母亲做的。一口气吃了两碗,肚子有点撑,但还是意犹未尽,又舀了半碗酸汤喝掉。
因为吃得太香,以我的肤浅,又拍照发了一条朋友圈:识者点赞!
之所以要说“识者”,因为这只是老家的饭,好多人应该不认识。但刚一发上去,就识者云集,连那些平在朋友圈不肯抛头露面的朋友,也出来点赞留言,弄得我回复不过来了。
但凡从老家出来的人,天南海北的,看到这一碗饭,都会感到亲切,并想起那过往的岁月,以及家里的亲人。于是一碗饭就成了一抹乡愁。
但我并不想顺着乡愁写下去,这类文章以前写过,而现在,母亲就在我身边,吃着她做的饭,往往就淡化了乡愁。
那就说一说这一碗饭吧。
“懒疙瘩”一定不是疙瘩懒,很有可能是人懒。但吃这饭的,有懒人,也有不懒的人,在比例上来说,懒人可能占少数,不懒的人可能要占多数,但在这饭的命名上,少数都占了上风,终于成为懒疙瘩。
但这毕竟不合理。这饭特别好做,以我的速度,20分钟内绝对搞定。由此我推想,老家农忙的时候,大家都从地里下来,非常饥饿,又非常疲惫,做不了复杂的饭,于是来这一锅糊汤,热气腾腾地吃喝下去,既可解饥渴,又渴解乏困,便是一顿快餐了。由此可见“懒”的意思,可能就是不想做复杂的饭,胡乱凑合一顿了。懒汉懒婆娘,围着炕桌吃顿懒疙瘩,完了歇缓歇缓,还得下地干活。
以上所说,是懒疙瘩的懒。下面我想说说做法,具体说来是我的做法。
莜面兑水搅成糊汤,静置一会,汤会变稠,直到结成块子。在这一点上,莜面显得比较神奇,像热猪油遇冷凝固。这个过程相当于饧面,饧好的面,拔出的疙瘩光滑劲道一些。莜面饧好之后,再兑入扁豆面,搅和成糊子,放下备用。把洋芋切成一寸见方的块,放在开水锅中,再把面糊拨在锅铲上或菜刀上,用筷子一条一条拨进开水锅里。等到面糊拨完,洋芋也就烂熟了。最后炝一碗浆水酸菜倒进去,就可以吃了。懒疙瘩要就着咸菜吃,我觉得最好吃的咸菜,是腌蒜、腌杏仁,退而求其次,腌萝卜,腌韭菜,都好。
我至今觉得,懒疙瘩是营养搭配非常合理的饭。有杂粮,有酸菜,有洋芋疙瘩,相对于大鱼大肉,是更加有利于健康的食品。而我的幸福就在于,虽然客身在外,但想吃一碗懒疙瘩,家里有杂粮面,有酸菜缸,有洋芋蛋,顺手就可做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