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注》

作者: gweiwei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9:27 被阅读0次

    浅谈杜甫的人格与诗风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生于公元712年,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胜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的唐盛时期,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他目睹了人民的穷困潦倒, 经历了与人民共度离乱的生活,所以他的思想,他的为人处世,都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一、杜甫的人格

     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衰败,杜甫决然不会袖手旁观,他必定是大胆明示自己的态度,揭露事实。那种不顾个人安危的执着、率直以及勇于面对现实迎接困难的处事风格也常常体现在他的诗中。

    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人格的另一个要素。杜甫虽有悲观的时候,但不是悲观主义者,无论时局多恶劣,遭遇多不幸,杜甫也不会放弃理想,不会丧失信心。这种乐观豁达,也会渗透在他的诗中,如《北征》:“所遇皆被伤,呻吟更流血”描写了路上遇见的人,有很多都是带着创伤的,痛苦呻吟,伤口更是流着鲜血的。“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床前两个女儿,缝缝补补的旧衣裳刚过两膝。面对这种民不聊生,家人寒苦的现状,杜甫依然不灰心,“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抬头看看天色的改变,觉得妖气正在被消除。始终抱有对国家的信念。

    杜甫的乐观精神决不是盲目的,而是清醒的、与面对现实的精神紧密结合的。杜甫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政治的改良上,而不是把理想建筑在世外桃源里。

    热爱生活是构成杜甫人格的第三个要素。杜甫一方面注视着生活的阴暗面,并且毫不粉饰地揭示出来;另一方面又最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杜甫的兴趣也很广,他对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都有很高的修养。杜甫对大自然具有特殊的敏感和热爱,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更憎恶那些丑恶的东西:“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仇。”这也就给了他更大的力量,去揭发政治的弊端和抨击一切残害人民的军阀、官吏、甚至皇帝。

    现实、乐观、热爱生活,是杜甫的人格写照,更是他的魅力所在。

    二、杜甫的诗风

      杜甫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作品的语言,沉郁表现在他的诗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试读他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创作的独到之处。

    杜甫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们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

    三、杜甫人格与诗风的关系

    所谓人格,指的是个体特有的特质及行为倾向的统一性,又称个性。人格的形成,先天的气质禀赋为不可忽视的基础,后天的环境为决定的因素。杜甫人格精神的形成,与其家世有着深刻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儒学影响、诗歌传统与个人幼年遭遇。

    杜甫很为自己的家世所自豪,他从小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对孔孟宣道的忧患意识、忠恕之道、仁爱精神、恻隐之心等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能身体力行,而对功名的渴望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关注,也与其儒学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杜甫在接受儒学教育的同时,又深受家庭诗歌传统的影响。他的祖父杜审言,其文才在当时享有盛名,杜甫对这位自己并未见过的祖父推崇备至,不无夸大地称其“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进雕赋表》)。他把杜审言的诗学成就看成是家庭传统:“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又谆谆教道其子:“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又说:“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偶题》),认为诗歌创作法则早在先秦的儒家就有了,自己从小作诗写文章都是以儒家典籍为依据的。人们普遍认为,杜甫的诗艺与杜审言一脉相承。儒家精神影响着杜甫的人格,更是体现在他的诗作里,他的现实,他的乐观豁达,正是形成了他沉郁顿挫兼容并蓄的写作风格,他的“吾祖诗冠古”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严谨执着的学习风格正是他的诗歌能够达到炼字对仗、内容深远境地的缘由。 四、杜诗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也影响甚深。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杜甫诗歌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诗歌的艺术性,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影响力。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诗人雷克斯罗斯认为杜甫所关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爱,人跟人之间的宽容和同情。杜甫以其雄厚多姿的艺术文本与丰富的人格践履,以其现实人格与艺术人格的统一,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耸立起一座人格的丰碑,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星空中闪烁着永远不灭的光辉。

    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甫诗选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wk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