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自我》

阅读│《自我》

作者: 思锐爱知识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23:14 被阅读0次

20201108

章节:第9章P305-330

(一)感受

延续昨日的阅读,今天继续读第9章。有以下感受:

  1. 不愧是学术型的书,作者非常严谨的罗列了关于抑郁的诸多模型理论,并附上相应的出处、实验说明,点明了实验所支持的结论,一看便是论文范。

  2. 学者真是太严谨了,即便是有实验数据支持,也没有盲目相信前人所做的研究,点出不支撑的部分观点(贝克模型中消极思维的局限性、功能失调的观念不是易感因素或原因而是表现、抑郁的归因模型等)。

  3. 只是这种科学型的文章,看起来好累,词汇晦涩难懂,知识浓度相当高,那种一段要停下来琢磨好半天的内容相当多,阅读进度提不了速,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背景,理解上会更加困难。

(二)收获

  1. 向作者学习到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观点有理有据,论证有条不紊。
  2. 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很好的阐释了抑郁产生的原理和过程,从模型上对抑郁的理解加深了。

(三)困惑

  1. 咱也不搞科学研究,也没有太多的学术知识基础,就想学点可以用的本事解决问题,但要读懂读透不但需要缓慢理解,可能还需要查阅其它资料。普通读者该以何种姿势阅读这种学术型的书呢?

20201107

章节:第9章,检视阅读,粗阅读P295-305

(一)感受

今天永澄老师不在,可以自由阅读,于是直接翻到当初检视阅读时感兴趣的第9章「抑郁」,突然觉得好生幸福,有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事情的爽快感。那种有书不能读、忍住精读冲动的感觉,也是蛮煎熬的。

(二)收获

  1. 抑郁中与自我有关的两个主要特点「无望」和「无价值」,能够解释抑郁症患者「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感官体验;
  2. 反常识:抑郁反应分为两个阶段,最初的抑郁反应,长期的抑郁体验,区别是有的人迅速减轻,有的人会转变为长期抑郁;原来的我以为抑郁是直接就到长期抑郁了。
  3. 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消极的生活事件,还需要一些个人自己的易感因素,才促成抑郁。
  4. 反常识:异变的自尊竟然是低自尊的一种形式。

(三)困惑

那么多的抑郁模型,究竟哪一种是核心关键模型呢?

相关文章

  • 自我阅读

    其实,我是一个很个性的女孩。浑身散发着活泼气息,骄傲,高冷、自我、虚荣、、、还有着许多标签,这是2017年10月份...

  • 阅读自我

    三十而立之后,我依然对自己不能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至今我竟也不能自知。习惯了用幻想和想象填补缝隙的...

  • 阅读自我

    上大学时候曾问过一位同学,如何评价我。他回答:“闲云野鹤”。 不能不说,他一语中的,只是我竟不自知。 因从小一个人...

  • 自我阅读

    今日,看到以为大学同学发圈,花了将近三四十小时的间断性的时间,在微信读书上重新读完了《金粉世家》,昵称是积极的悲观...

  • 阅读│《自我》

    20201108 章节:第9章P305-330 (一)感受 延续昨日的阅读,今天继续读第9章。有以下感受: 不愧是...

  • 《坚毅》读书笔记DAY11

    阅读书籍:《坚毅》 阅读内容:第11章自我调节 阅读前自我提问:培育坚毅与自我调节有什么关系呢? 书籍解答:研究表...

  • 自我介绍

    我阅读推广人YY,正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阅读,是架起自我对话,自我成长最好的方式和桥梁。多年来,阅读已成为我自己...

  • 欧洲第73天-自我

    20180420 《自我》阅读中…

  • 听书

    阅读好书,自我成长!

  • 《如何阅读一本书》03@草叶

    作业一:自我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yg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