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4章 在教室里)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4章 在教室里)

作者: Songyingy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22:28 被阅读0次

        看到本章的题目,你会联想到哪些教育活动?在深入阅读之前,看到“在教室里”这四个字,涌入我脑海的是班级管理、课程教学、学习方式、班级文化.....古德莱德在这一章从用于学习的时间、课堂活动、教室的气氛三个角度向我们阐述其观点。

      (一)用于学习的时间
        我们的学习活动绝大部分发生于“教室”这一场域。但实际上,全国学生平均上学的天数为365天中的180天,儿童和青年人的在校时间比一天中的四分之一略多一点。研究表明,年复一年的教学会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果给学生的在校学习辅以相应的家庭作业,他们的成绩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由于可以使用的时间为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就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把用于教学的时间等同于教学质量。
        我想这足以给我们启示,一方面我们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保证足够的学校教学时间,保证每个孩子具有相同至少是大致相当的学习机会因为事件本身就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课堂质量与效率,避免过度的重视教学时间投入。因为对校长来说,过量的关注教与学活动,可能挤压校长用于学校管理与谋划长远变革的精力,忽视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教师团队的成长,片面的关注教学更易导致“唯分数化”、“成绩至上”的错误价值取向;对教师来说,过度关注教学,带来教师人际关系的浅层化、自身专业发展的定向化、职业倦怠的加速化等;对学生来说,过度关注课堂学习时间,带来无效率的重复劳动、学习效率的低下、个人兴趣的压制等,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此外,不可否认,由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显著差距,我国的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学校教育质量由于经济、资源、教师等原因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校为了弥补“先天不足”的缺憾,企图用“后天努力”缩小差距,试图用投入大量时间用于教与学来提高教育质量。但一所学校的核心生命力何在?我想并非仅仅是时间投入,而更多的在课程品质。校长有效发挥引领角色,激发教师使命感与创造性,同时教师通过校本研修提升课程适应性、通过团队互助提升教学力,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课堂活动
        古德莱德表示,课堂观察具有复杂性,因为我们缺乏一个固定的标准去判断一个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高或低的程度。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才称得上有效的教学活动?我想,学生优秀的学业品质才是有效课堂活动的体现。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课堂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组织和重组教学班组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丰富学生学习途径、强调教学的清晰和对学习者提供支持和反馈,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课堂体验。
        关注学生个体课堂体验也是学校内部公平的体现与要求所在,对学生个体给予或正面或负面的及时反馈,以实现强化或削弱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通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供学生学习“元动力”,保证有效课堂的实现,这是我们课堂活动的应然样态,也是课堂改革的路径选择。
      (三)教室的气氛
        古德莱德通过调查发现,在大多数学校里,教师严格控制着学生学习内容、地点、时间和方法的决定权。随着年龄的提高,学生似乎更愿意顺从教师的权威角色;并且学生是否感到教师关心他们与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有很大关系。这需要我们考虑三个问题:1.课堂时间是否与教学有关?2.学生是否高度专注于眼前的课堂活动?3.学生是否对课堂活动感觉良好?
        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调查已经向我们展示,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效率低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模式。所以我们应该如何逐步形成教师的注意力和兴趣;并思索通过何种方式的组织和传授,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提高效率,才能使知识人性化并使所有学生获得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4章 在教室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bi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