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身兼多重身份,既要面临职场上的种种挑战,也要处理生活家庭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那如何提高做事效率,有两类截然不同的思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单位时间内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相对应的就是个人管理、时间管理类的知识、工具和实践,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对应的时间管理领域的课程、内容层出不穷。
另一种做法更加接近问题本质,那就是在处理各类问题,试图提高效率之前,梳理审视这些问题,是不是都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是被很多人忽略掉,而舍本逐末去将重心放在第一种做法上。
定义“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复一遍“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有些表面的问题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比如,出现了问题a、b、c,可能真正的问题是A,解决了A ,那么看上去的问题abc也就一并解决了。举个栗子,最近发觉孩子做作业不专注,老是希望你能陪他玩一会;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有暴力倾向;……这些问题一并涌上来,你感觉捉襟见肘,摁下一个又起来一个。其实,孩子的这些反映出来的问题背后真正原因可能是,你最近在家陪他的时间太少了,一方面他想抓住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多得到你的关心和爱,因此表现出做作业不专注;另一方面他很不安和焦虑,因此自我保护意识过甚,出现易攻击性。如果你能挖掘到真正的问题是缺少和孩子的相处和交流,那么具体操作起来就更容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二层,即使有些问题是真正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即刻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职场的管理层当中,所处的层级越高,要处理的事情越多,权重越高,那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亲力亲为,揽在自己身上去处理呢?显然不是,“授权”是一门很重要的管理学问。同时,在处理一项较为复杂重要的问题之前,有一些思考角度和“问题清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澄清问题,如果真正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剩下的只是按照思路执行而已。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给我一个小时来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他到底是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就足够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真正的问题
表面问题和真正问题之间存在几点偏差:
1、理解偏差
出现场景:常常出现在接收任务,对方提出要你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
举例:对方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不好,你并没有准确接收到对方的信息
应对办法:多提问,多沟通
2、隐藏偏差
出现场景:常常出现在与他人产生冲突的时候
举例:对方有其他因素的原因和考虑,不方便直接说出,或者是他自己也未觉察到
应对办法:不要着急解决表面问题,慢慢引导和挖掘别人内心真正的需求
3、成因偏差
出现场景:因为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
举例:以上孩子出现作业不专注、打人现象的例子
应对办法:弄清楚事情的成因,多分析,解决根本问题
如何在解决问题之前澄清这个问题
以下列出六个问题清单,即六种思考角度,帮助厘清我们面前的问题:
角度1:澄清需求——弄清楚该问题/任务的背景、目的、关键利益方、可用资源、时间要求……
可以避免表面问题和真正问题之间的“理解偏差”。即着手一个问题之前,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基本信息资料
角度2:挖掘诉求——对方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ta的真正诉求是什么?
可以避免表面问题和真正问题之间的“隐藏偏差”。
角度3:找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事情就顺利了吗?我解决的是表象问题还是真正成因?
可以避免表面问题和真正问题之间的“成因偏差”。
角度4:评估重要性——这个问题是否现在必须被解决?是否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我花时间和精力?
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和复杂程度(下面一个角度)来分解评估这个问题的可执行性。
角度5:评估实施难度——这个问题是否现在就可以解决掉?预计要花多久时间完成?
角度6:回过头再审视——进展过程中,再去思考我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花了多久?有进展吗?预计未来按这个方向能顺利解决吗?
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回顾复盘,更加有效将事态向预期效果推进。
最后来总结一下:
1、遇到问题之前,首先弄清楚是否是真正问题,再进一步确认这个真正问题是否即可要解决
2、确定真正问题之前,警惕三种表面问题和真正问题的偏差:理解偏差、隐藏偏差和成因偏差
3、着手解决真正问题之前,有六种思考角度(问题清单)能有效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澄清需求、挖掘诉求、找准问题、评估重要性、评估实施难度以及回头再审视。
对于多线程的任务处理,我们首先弄清这些问题是否是亟待解决的真正问题,从源头确定之后再通过时间管理等技能方法,更加高效地达成问题解决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