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迷茫的时候吗?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走,只好随波逐流。
毕业了,是继续考研,准备考编,还是加入找工作大军?
投了许多简历,却杳无音信,忍不住开始质疑自己,这个方向我真的走对了吗?
三十好几了,随时面临被裁员的危机,我该何去何从?
柴米油盐酱醋茶,把婚前的憧憬磨成了单调乏味的现实,真的就这么过一辈子了吗?
……
很多时候,我们迷茫,是因为缺乏目标。
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就无法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目的地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目的地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
结果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直到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才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当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成。
有目标,有方法,有行动,生活都有了大步向前的方向和动力。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三个目标管理工具,也是我自己一直在用的,希望能够助力大家明确自己的内心,找到人生的方向。
一、目标管理工具
1、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又叫做平衡轮,这个工具能够帮你看到生活的全貌,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让他们互相平衡、支持、启发,全部都能实现。
对我来说,它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对自己真正看中的东西,有了明确清晰的方向,然后聚焦在自己真正重要的事上,不至于在一些不必要的人和事上浪费过多时间。
生命之花可以做短期目标管理工具,比如你可以拿它做下个月的计划,也可以做长期比如这10年内想达成的目标。
它是一个让我站在当前视角看未来的很有用的工具。
如何做呢?很简单。
第一步,画一个空白的花:8个部分
在一张白纸上,先画上一个圈,然后是一个交叉的X Y 轴,再加两条斜线。画面变成了8个等分的花瓣。一个空白的生命之花就出现了。
依次填上生命平衡与幸福最重要的 8 项内容,标准版本的生命之花的内容顺时针为:
职业发展——你的职业发展方面
财务状况——你的财务方面
个人健康——身体、心理健康方面
娱乐休闲——这个,不用说了吧
家庭——如果已经组建自己的家庭,主要指自己的。未组建家庭的,就指和父母的家庭
社交——你的朋友及重要他人
个人成长——知识、能力、眼界、心灵的成长,都是个人成长
自我实现——也许与工作无关,但是能发挥你的天赋,对社会做贡献,实现你价值的事!
第二步,开始填写:最重要的三件事
不要超过三件事,你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写不够就空着,只填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内容。
我在画生命之花的时候,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你真正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是你真的真的很想实现的?
我发现自己是真的很喜欢旅行,也在不断与人接触过程中,对不同的人生产生了兴趣,我希望自己这一生过得丰富而精彩,有一群值得一生交往的朋友,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见识、有素养的人。
细化之后,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生命之花。它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看到这里的你也可以现在就动动手,画一个自己的生命之花。
至此,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方向,那么该如何进一步落实到完成阶段呢?就需要细化到可执行,这时候,就可以引入第二个工具:OKR
2、OKR
OKR又称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这是19世纪70年代,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创造的。
简单来说,其实就分为两个部分,目标(O)和关键行动(KR)。为你想要达成的结果明确目标,并把目标拆分成具体可执行的关键行动。
我们刚刚画的生命之花,就相当于在确定目标,接下来,就是如何拆分成可执行行动。
以我自己的生命之花为例。
我的其中一项目标是环游世界,那么这就成为了我的一个O,我需要拆分,如何做才能达成这个目标呢?可能需要赚很多钱,需要有个健康的身体,需要有自由可支配的时间等等。
这就是我的第一层O,在这个目标之下,我可以继续拆分,把生命之花拆分到年、月、日,那么最终我给自己定的关于健康的日KR就是,每天做15分钟锻炼(瑜伽/跳操等)。
基本上,目标管理只要能够细化到可执行阶段,就可以到此为止了。然而,我发现,缺乏时间管理的目标管理,极容易发生目标损耗。所以,第三个工具就是:时间管理
3.时间管理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明明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计划,可是却好像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总会被其他事情占用,直到这天结束了,这个计划又泡汤了。
如果不是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即使是足够清晰简单可执行的目标 ,依然会容易被接踵而来的各种事所打扰,从而影响目标执行。
这时候,就必须将目标与时间管理相结合。
关于时间管理,我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几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好用工具和原则方法,建议你看看:
二、如何有效使用这三种工具,以达成最好的效果?
1、SMART原则
SMART原则算是一个很经典的目标衡量方式。
S(Specific) 明确性,目标一定要明确,一次只能聚集一个目标,如果目标太大,就要把目标分解一个个小目标,简单,清晰,且有明确的结果。
比如我要去跑步,简单清晰明确的结果就是:穿上跑鞋,站到楼下。
M(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目标或者指标要是能够测量,能够给出明确判断的,比如通过数据。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目标的进度最好也是可以衡量的,至少有几个关键事件点来表示目标的实现的进度。尽可能对关键事务量化。
比如,我给自己定的跑步频率是,每周末。也就是一周两次。
A(Attainable)可以达到的,目标太高容易打击积极性,太低又没有挑战性,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的。
比如,让我每天去跑步,那不可能。我目前根本做不到,所以最好的频率就是每周末。既要让我克服惰性,又不至于把我劝退~
R(relevant)相关性,目标与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整体都是为大目标或者大方向服务。
比如,我跑步实则是保障身体健康的一部分,而身体健康又是让我能实现环游世界的关键目标。所定的目标一定是服务于大方向的,而不是平白想起来做做。
T(time bound)截止期限,对于一个目标而言,如果没有截止期限,就基本等同于无效,这也是拖延最大的敌人。
2、定期检视,复盘。
smart原则是从目标定立的角度,从源头明确目标,保障完成的可能。而复盘则是在一轮结束后,回过头去看去分析,这一轮目标从计划到执行当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如何调整,下次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这里我推荐用PDCA复盘。
(第一次画视觉笔记,将就看吧)
3.奖励。
一定要对自己实现目标后,设定一个奖励,因为你将收获双倍的快乐!
可以是平时不舍得吃的那家甜品,是一直放在购物车里没舍得买的小礼物,是计划了许久却没成行的旅行……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前行的路,走的远了,容易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而迷茫就像一个信号,告诉自己,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有目标,你的时间就不会被别人的目标所替代。而是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坚定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