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师恩母爱—怀念王文英老师 》有感
文/星悦蔷薇
“小羊儿乖乖,
把门儿开开。
歌声犹在,耳边徘徊。
念平生美育,
从此培栽。
我今亦老矣,
白髭盈腮。
但师恩母爱,
岂能忘怀。
愿吾师康健,
长寿无灾。”
一个好的老师能给人以启蒙,授人以爱,深厚的师生情都在这一名“师恩母爱,岂能忘怀”中。
过去的教育虽然简陋,不如现在的所谓高科技、科学化、规范化等,但人性化教育在过去是普遍存在的,师生之间不只是冰冷的教学,还有着浓郁的情感,将教书育人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如今的教育急功进利,背离了教育的宗旨,教育的本真应是对人的德才体智的全方位培养,育人先育品德。
在现今事事以分数为先,忽视对人的德育培养、全面发展。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这些单独的个体最终终将反噬社会,个人主义至上,集体主义缺失,将影响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
如今从幼稚园起,便开始了机械的知识灌输,小学生家庭作业成堆,晚上一做几个小时,常常是还没做完便已睡着。睡眠不足,学习缺乏愉悦,机械般的学习,没有童年的生活,对身心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就倍加关注,对差生厌恶和排斥,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是极大的损伤,师生关系缺乏和谐,甚至日趋紧张。功利心的形成在如此的教育下首先便从学习成绩开始。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读书,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成绩,还有品德、技能、特长等,会鼓励大家发挥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那时常说的话。而如今除了考名校读名校,仿佛已经再没有了其它出路。
当教育与经济挂勾后,便出现了部分重经济效益,轻视教学质量的现象。
有些老师上课不好好教,要求学生放学后去参加辅导,收取费用。这些现象不仅给学生家庭造成了经济上的负担,也在学生之间形成不公平待遇,学生对这些的教学方式反感、师生关系只是以钱来衡量和维持,难以形成和谐的教学关系。国家严禁老师校外兼职培训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这种现象,希望能够加大对师德的规范。
“幼稚园也上下课。课业内容是唱歌、跳舞、游戏。”怀念我们那时的幼稚园,唱歌、跳舞都是集体的活动,幼稚园欢声笑语多,童趣童真多。如今要学唱歌跳舞绘画等都得另外交钱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班,在节日表演时机会都是给的这些培训班的孩子,没有参加的便缺少了表演的机会,实则是对孩子和家庭的不公平。
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听到他们夸奖某某老师好的话了,离开学校后也没有什么眷念与怀想,甚至还有对某些老师和学校的抵触,觉得离开是一种解脱。
希望教育能回归本真,构建和谐!
![](https://img.haomeiwen.com/i21509204/fd46a2422048fe1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