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子
01
20天,10张车票,7个城市的小麦,过半的城市独自前往,说不累是假的,乐在其中是真的,主要是遇到的人们都很不错。现在想起遇到的一些人都会忍不住笑,感恩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
其实出差到最后一个地方时候,我似乎也觉得到达我的极限了,当天早上还在北京的地里,老师叫我下午去保定。
当天早上五点过起的,中午打了新冠疫苗,没有午休,我头痛,打了疫苗我胳膊痛。师姐还说我看着好憔悴,当天到了保定,拉肚子很严重,我都怀疑我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地方干完。
我没有第一时间求助老师或者其他人,我觉得我应该可以的,第二天状况就慢慢好了,遇到的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也慢慢解决了。
02
其实客观来说,我去到的所有城市遇到的所有人并非都很好,有时候别人愿意对我好,我觉得是靠我自己为人处世为出来的。
有时候跟别人说起我与人相处过程中做的一些事,有人会觉得没有必要那样做,或者会觉得自己吃亏,我不觉得自己吃亏,长远来看,我才是赚了的哪一方。
有时候觉得吃点小亏,占个大便宜也挺好的。人与人之间相处谁也不傻,有时候我吃亏了,对方也会自觉弥补一下我。但是当我遇到那种占了便宜还想占的人,我有时候就会选择及时止损,毕竟我也不傻。
03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热搜,#毕业三年同学的差距有多大# ,有一个回答是:
毕业后,踏入职场,我们可以逐渐看到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这种并非只是工资上的多少,而是人与人之间胸怀格局、知识视野、思维价值、社会地位等等全方位的差距。其实,在校园中,同学们之间也有差距,只不过被学校环境统一化,被学校各种考核掩盖,被分数抹平了。
我自认为我的一些思维方式跟一些人真的很不一样,有时候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我愿意干,别人眼中觉得是好事的事情,有时候我又不愿意干。
我做的一些事有时候有点不按常规出牌,我遇到不止一个人说我跟他们老板思维方式很相似,对方因此很看好我,觉得我以后应该能做出点什么事。
04
其实有时候团队做事,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贡献一份自己力量,有时候干多干少都是干,干少的人理所当然,干多的人是能者多劳。
有时候在一个大环境下,还愿意坚持多干的人真的很少,好朋友说:有时候超出别人一点就行,体现一下自己价值,超出别人太多有时候就是傻,人一定要适应环境,要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有时候做集体事情,我超过别人很多时候,我也会忍不住想要比较,然后我就会不开心,人的不开心有时候真的就是来自于比较。
之前还给老师抱怨,老师说:你们大家都抱怨,搞得我压力好大。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肯定会抱怨,但是我抱怨归抱怨,我会继续干活的。老师也说:大家对你做的事也是认可的,觉得挺好的。我说:不能说做得好,我就一直多干吧(有一种东西叫捧杀)。
05
有时候我吃亏了,我还愿意多干,因为我想抓住机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锻炼自己,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这一点勉强能让我心里平衡一点,我觉得锻炼的是我自己,成长的是我自己。
其实,我读研究生时候算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我同门比较优秀,平时也积极主动承担很多事情,我基本上不会主动承担什么,除非她不在,事情落到我头上时候,我才会去做。
读博士以后,我也没有一个人出差过,一开始一个人时候也会很担心,但是经历这段时间走南闯北,一个人出差也能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很多情况。现在让我去哪儿我基本上不怕了,也有信心能搞定,我觉得这是我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