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来上海是投奔在表叔家里的,他和一家东北人租住在一起。有时候我们和一些朋友会谈到房子的问题。
那时我是个小城市出来的小白,什么也不懂,从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出来,坐车的时候看到书里写的弄堂,书里写的风景,真真儿的映在我的眼帘,我激动又自卑。
所以,房子,在外面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但是,他们那时便说刚开始浦东的房子很便宜,浦西的人都不屑到浦东来的,有“浦东的一间房不如浦西的一张床”的说法。我还暗自纳闷儿:怎么没听说过浦西呢?
直到我结婚生子,我也没有想过要在上海买房,在上海安家。等我想到的时候,已经是10年后,连我所在的郊区—奉贤区好地段的房子也买不起了。至于差点儿的地段,也就是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却又是看不上的。
今天跟老妈聊天,说到她和老爸的以往的事情,同样是感叹的,我们缺的不光是眼界,我们还缺胆量,我们还缺金钱。
老爸老妈在结婚后就去了新疆,那时的新疆应该发展远不如老家这边,还有时发生暴乱。在我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回了老家山东,老妈感慨,那时的一栋大独院,才一万元,现在都要上百万了。
活该我们受穷?
那我们也是不甘心的。30多年前,万元户甚至比现在的百万元户还要少,怪不得他们没眼光。而我呢,要比老妈那时候的影响因素少,至今没有买到上海的房子,更多的是眼光的问题,毕竟前五年,郊区的房子远没有现在的价格高,紧紧手,还是能买的。
所以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思路,决定了出路。
就像项羽,他就想做个霸王,而刘邦,却是想当皇帝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