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者分享了她的人生经历,后面一段话很棒,分享给大家!
如今我从而立之年步入了不惑之年。回首这十年,是人生风华正茂的十年,我却经历了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
我抱怨过,我委屈过,我徘徊过,也坚持过。它让我学会了勇敢和坚强。
命运可以无视我捉弄我,生活可以虐我千遍万遍,但我依然会报以微笑。
风雨后的我,腰更直了,背更挺了,眼光更加坚定了,心情也更平静了。因为除了自己,没人可以依靠,我就是家人最大的靠山。
我要做一个温暖的人,让别人感觉舒服的人。阳光静好,岁月无恙,雾霾始终遮不住太阳。
我希望在我老的那一天,再来回首往事,不会觉得因为碌碌无为而后悔,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也为之努力过,奋斗过。
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
昨天有作者说,学语言几周就可以了,学编程要几年呢。意思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世上有难事,咱不选,咱要短平快。
大家都在短平快,这个赛道里人满为患。
快就是慢,慢才是快。
所以我们在征询别人的意见时,一定要找专家,找行家,不要随便找个人问。
当你随意张口询问一个人的建议,而并没有思考过他是否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决策失败的概率。
听多数人的意见,然后独立做决策。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多数人的意见听听就行了,怎么做还是得听少数人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把事情做成了。
几年前我还在一个进出口公司上班的时候,一个妹子拿了一个跟大师兄同名的理财产品过来跟我说,这个理财产品好,收益高,拉人头有分红,意思是go哥有钱,也来玩下。我一看,收益远大于银行的利率了,厉害,注册了,但没投钱。那时的P2P还没有大面积的爆雷,老百姓手里有俩钱,不想存银行,炒房成本又高,都在找出口,于是给了这些理财产品绝好的机会。
复利,高息,拉人头分红,每个词都会撩拨到人心。到头来却是,你要人家的利息,人家要你的本金。跑得快的能赚一些钱,大部分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而且你一次能跑得快,次次都能跑得快么?能赚到钱上岸的,少之又少。
这个APP理财现在还活着,但倒下是必然的事。
余额宝收益也比银行高,合理吗?合理,余额宝赚的是借贷的钱,而借贷有大数据分析作支撑,有个人信用做保证,而且受到国家非常严厉的监管,风险很小。
前段时间妮子说,好几年的储蓄投了理财APP,死掉了,等于几年赚的钱付之东流。我说,这学费迟早得交,经历了才能明白一些道理。昨天又看到一个消息,税前收入2200万一年的做保险的大神曹纪平,投了两个P2P平台,3900万,都爆雷了。对于理财,完全应证了那句话:隔行如隔山。在这个行当里,遵从的是最原始的森林法则,没有共赢,没有合作,只有吃和被吃,羊吃草,狼吃羊,老虎战群狼,像曹纪平这个级别的人物依然是韭菜。
对个人来说,依靠资本赚到了钱也不一定是啥好事,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资本的。正如炒房一样,炒房对于整个经济是有破坏性的,最直接的就是反主业,反劳动,大家觉得上班不如炒房,都不相信勤劳致富,都在想投机。上班一年才赚几个钱?不如倒腾几套房子,上市公司也是如此,纷纷拿地搞开发,全是投机取巧。
炒房毁掉的不仅仅是实业,还有全民艰苦奋斗的品质,这个是致命的。
对于房价,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正如同每个人对经济的看法都不同,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贫富分化在一步步的加大,全世界一个样。
中国人对房子的痴迷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从另一面来看,大家还是需要一个实物的壳去容纳自己无处安处的灵魂和躯体。
不少房产大V,包括所有的中介,他们是坚定的多头,坚信房产永远都是涨涨涨,让大家放心大胆的高杠杆买入,分享的经验全是关于如何低成本融资的,信用卡,信用贷啥的,只要能买到房,杠杆全开也值得。
而空派呢?
例如曹德旺,他是做实业的,他坚信房产是泡沫,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整个中国都在投资地产?甚至众多上市公司都在参与地产项目?
曹德旺看空的理由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的40年,是美国去工业的40年,等于美国的经济全球化布局让我们接盘了美国的垃圾产业,而如今呢?我们发展也遇到瓶颈了,该发展科技了,而却把精力都用到了地产上。
他认为,真正冷的时候,还没到。
曹德旺唱空不是一年两年了,可是现实总是打他的脸,而那些唱多派呢?例如任大炮,从全民讨伐到全民崇拜,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惯性的力量总是无比强大的,但该来的总会来,人若是能决定市场,就全是计划经济了。
其实无论房还是股,都没有巨大的价值缺口,因为热钱太多了,若有,早就涌过去了。
对于个人,还是要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努力,未来全是数据,智能,编程是基本的技能,花多大的代价都得拿下。
努力,坚持,找对方向,多经历,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