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有张元隆老师的《论语》课,九点。我一早六点半起床准备,我不想迟到,尤其是上我尤为敬重的老师的课。可是直到我准备好早点,八点了孩子还不起。我心里有点急,不过因为一直在学习和孩子相处,所以还是故做平静地使用起了叫起攻略。
“亲,妈妈用最温柔的方式叫你起床,你觉得够温柔就马上起来,好吗?”
“好的。”
“亲爱的航~航~,起床吧~”我用了极其甜腻的嗓音,慢慢地说这句话,同时配合极温柔的眼神着他微笑,这是我能演出来的最温柔。
孩子瞥了我一眼,轻轻地说了一句“一般。”
我顿时收回了所有的表情,疑惑了片刻,这还一般?稍作内省,我察觉到自己演得成份太浓,缺乏真实。于是我从里到外卸下温柔的装饰品,用正常的,本然的,平静的声音,张开双臂,对他发出邀请,
“小乖,妈妈抱抱。”
“嗯,比刚才好。”
我一听就急了,什么叫比刚才好?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焦急不断涌到心上。但信念告诉我,再试试。于是我又调整到平静,内察自省。我突然找到了重点,重点是我有一个实现自我需求的心念,满足自我大于孩子;而且表面温柔,内心很焦急,这里面还少了真实。于是我放松下来对孩子坦然地说,
“妈妈今天想去上《论语》课,九点开始,现在已经八点多了,所以很着急。但是我觉得你是妈妈最重要的,如果你想睡就再睡会儿,妈妈等你起来再去,等多久都行,迟到就迟到吧。”然后我坐在床边,准备等待。
孩子高兴地从床上跳起来,说“妈妈,你真棒!!!”伴随着两只竖起大拇指的小手伸到我脸跟前。
我开心地问:"妈妈做对了?这就是你认为最温柔的方式?"
孩子搂住我,用力地对我点点头,“嗯、嗯、嗯……”
随后孩子行动起来,穿衣、洗漱、吃早点,但孩子刚开始吃几口,我一看表差十二分九点,我忍不住告诉了孩子,他立刻不吃了。我劝他,他说,″快走,别迟到。"这时我也行动起来,穿外套、穿鞋,我们一起出发,等电梯,从二十四层下楼、骑车、穿过一条街、又拐过两道弯,停车(这时电动车表盘显示九点零一),上楼、安顿好孩子等待的地方方,推教室门进入,大家正准备向老师行礼。
后来每每回想起此事,都觉得那天的十二分钟不可思意,也让我深深地领悟了他要的"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