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率变异性与营养
对于深海鱼油中的两种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干预研究表明,摄入DHA和EPA,n-3 LCPUFAs(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会影响正常或疾病体内的HR和HRV。

Pivik等人实验表明那些接受母乳喂养,喂养富含DHA的配方奶粉或者添加DHA的大豆配方奶粉的4-6个月婴儿比喂养缺乏DHA大豆配方奶粉婴儿的心率低;Gustafson等人的研究发现从14.4胎周开始每天补充600 mg DHA的孕妇,胎儿在24、32和36胎周时的HRV高于服用安慰剂妇女的胎儿。
综上所述,补充n-3 LCPUFAs有降低机体HR和提高HRV的作用。
进一步研究探讨了母亲补充n-3 LCPUFAs对胎儿HR和HRV的影响以及产后补充n-3 LCPUFAs对婴儿HR和HRV的影响。
至于母体因素(包括营养状态)对婴儿的HR和HRV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发育中的自主神经系统早在妊娠20周时就对宫内环境敏感,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数量在24孕周左右迅速增加,并且在出生后的头一年迅速增加,最大的增加期在30-32孕周至6个月。由于胎儿的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在妊娠晚期有明显的成熟,因而在此期间提供n-3 LCPUFAs至关重要且可以产生一个长远的影响。

人体仅从脂肪酸前体物质中合成n-3 LCPUFAs是不充足的,孕妇必须通过饮食或补充n-3 LCPUFAs来维持胎儿发育。
孕妇产前如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吸烟、饮酒或明显的应激因素都会影响后代出生后功能与未来健康。
(二)心率变异性与炎症
胎儿起源假设的基础是观察到宫内环境可以影响婴儿一生的健康和发育。20实际90年代初,内科医生兼流行病学家David Barker 首次提出了这一观点,如今它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研究。不良宫内环境(营养不良、贫血)与多种慢性成年疾病(心脏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相关的学说已在许多国家的研究中得到初步证实。
K.M. Gustafson的论文研究表明胎儿自主神经系统的发育受母体因素的影响,孕妇孕期体力活动也可以影响胎儿心脏自主控制的发展,且确定这不是一个子宫内的现象,而是一种编程效果。孕妇在妊娠36周时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的胎儿心率和提高心率变异性,且这种影响与n-3 LCPUFAs作用类似。
炎症是机体由免疫系统执行的基本病理反应,并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炎症作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介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必需的,适度发生对机体有益,但过度的炎性反应,炎性因子级联放大甚至失去控制,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胎儿发育关键时期长时间或过度暴露于这些分子会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发育的结果。
早期生命的HR和HRV与宫内/或出生后暴露于炎症的关系尚未得到评估。然而,炎症相关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特点是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或HRV降低。循环性促炎症分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和HRV的关系已被广泛报道,尤其在疾病体中。总之,炎症越严重,促炎症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越高,促炎症的分子又会导致HRV降低。因此,我们提出妊娠期母体炎症状况与婴儿的HR和HRV有关的假设。
综上所述,表明了n-3 LCPUFAs对生命早期自主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同时也探究了宫内暴露于炎症对它的影响。
通过母体或出生后补充n-3 LCPUFAs有利于降低HR和提高HRV,这对婴儿来说是有利的。
我们大胆假设改变母亲的生活方式对后代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脏健康有终生治疗的潜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