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热爱阿迪耐克的普通青年,曾经一度陷入不断更换生活方式的困惑中去。我要读古典文学,涵养气质;我要通看纪录片,提升格度;我要做好多事情去养成趋近完美的习惯。于是我就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了。
坚定的走,仁慈的看直到现在我都羡慕那些博览群书,不凡气度的高逼格人士。我把他们当作模版,因为他们会在别人呈现窘态的时候还淡定自若;在别人大喜大悲的时候一副毫不在意的冷酷。可当进入高中之后我才渐渐从身边人的改变中苏醒了过来。
我很幸运就读于重点中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稍显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保留了下来。而当年的同窗确开始了向成年人的蜕变,性感的服饰、新潮的化妆品或者相依相靠的男朋友。在她们的世界里,她们活的光鲜靓丽。在外人的世界里,她们却犯了不懂事的错误。于是我听到了关于她们更多的质疑,更有人让我不要接近她们,因为她们已经道德轮散了。评价太过深刻,于是我想自己去寻找结果。
因为她们是我一起欢笑和泪水过的朋友,所以很清楚她们过去的朴素和阳光。只不过好奇她们的现在,然而每次见面的愉快畅聊让我大为失望,也同外界的认识有许大的反差,她们至少离道德败坏还差深海的距离。她们一样懂得为你的失落而难过,一样为你的成就而欢笑。除了更为频繁的网络生活以外,都还是好的。一切都那么无可厚非。
友情过硬的原因,我大胆得问她为什么要想到结交个男朋友呢,然而我所获得的答案却让我顿生歉意,“如果我自己还给自己留着学习的兴趣,我也学习,如果给我一个改变的机会,我还是选择我喜欢的方式,对于好坏的定义他们从来就没有对过。”我为口红少女证明她人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也在此为群众探知力提出质疑,她们犯了十六岁做十八岁事的错误,她们犯了超越人们接受能力的错误,但我们却犯了绝对与伤害她们自尊的错误。
坚定的走,仁慈的看有人我要不要花比国产高出几百块的价格去购买阿迪耐克,是不是该本着从俭的原则去买那些我从来没想买的品牌。现在我坚持了想法,坚持真我!成长真的不用刻意,如果我一开始就为时尚所走心,就不用故作姿态的寻求“俭”之道,如果在我所能承受的购买力之内,我就不用去买我不动心的东西来让自己过得不快乐。我们必须本着正能的底线,但谁又规定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又道德底线沦陷了呢。或许是那些人永远活在了别人的世界观里了,以至于忘了检测它的对错。他们所把持的哪里是道德呢,只不过是大众的眼光罢了。除了不侵犯别人的界限外,生活是属于我们的。这时候接受不了过程,你就目睹我们的结果就好。
我反对自我膨胀到丢失孝义的人,然而你们所看到的成熟少女,只不过是别人普普通通的生活方式罢了,又何必自命清高的瞥眼呢。她们错的没有你们高呼那样严重,她们一样还有微笑,还有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