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切疑问,《生活十讲》帮你解答
[目标]这是柴小江2019年读的第3本书。

昨晚把书看完后,不自觉或者说下意识,拿手机拍下书的封面,并发到了一个写作群。
现在回过头来想,可能是读到一本好书后,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分享的本质,就是把愉悦、自豪、满足等正面的感觉,转播给周围的人。
好书评,同样如此。
01 一句话,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
书中提到: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会感觉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仍然会安分守己地做自己。
自信的人,我是吗?
如果拿这句话来反省现在的自己,可能基本符合。自信的人,往往内心非常强大,不会被外界的评价和诱惑,打乱自己的节奏。
很久之前,很容易被他人给我的一句评价,而产生情绪上的改变。别人给一颗糖,会高兴好久,打一巴掌,又会小郁闷一会儿。
当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再被别人操控的时候,他就活不成真实的自己。
[精要]
①做个内心强大的人,明确自己的目标,安分守己的聚焦到实现目标的过程。
②情绪挥别周遭的事物影响,不可避免,但却有高低之分,有长短之分。保守内心的安静,才会观察到别样的世界。
02 信仰没有修行,等于空中楼阁
书中提到:信仰,最有价值的力量就是实践,在佛经经典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深这两个字就是强调实践,单成为一种知识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为沉重的包袱,甚至一种智障。
我一直很喜欢邢星这两个字:行深,就是在实践中持续精进的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到位了,有时候做到了,但可能,就是不够深。
信仰本身具有非常强大的实践力量,哪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信仰,譬如说我观察父母在他们青年时期培养成的,晚上9点上床,早上5点起床的规律,这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信仰,可是当他80岁还这么做,一辈子都这么做,就是一种信仰,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觉得这是他必须遵守的信仰,让我很佩服,这就是心声。
去过一趟青海湖,路途遇到到很多在高速公路上骑行到西藏的人。你很产生敬敬佩之心,不但是骑自行车本身,主要与他们践行信仰的过程有关系。
骑自行车的人随处可,想去西藏的人也随处可见,可是真正践行骑行到西藏的人,在你周围能有几个,你敬佩有些人做到了,归根结底,就在敬佩他们践行信仰本省的力量。
[精要]
信仰,只有在践行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力量。
03 把自己活成经典
一个信仰,好与坏、是否牢靠,与个人的思考和践行有关,上面提到了践行,践行中思辨,也同等重要。
思辨能力,不是大学毕业、研究所毕业或者功成名就的人就具备了,事实上,很多社会背景很好,学历较高的人,都因为信仰迷失而成为受害者。
知识并不等于智慧,这是没有办法解答信仰的问题,刚提到说信仰跟怀疑有关,一个真正信仰,真实信仰,一个值得考验的信仰,会在不断的质疑中,不断的变得强大,而不是土崩瓦解,相反,因为被怀疑跟质疑,信仰会变得更牢靠,最好的信仰一定是经得起所有人的怀疑。
这段时间,读书过程中也有同样的感悟。如果你不知道该读什么书的时候,可以先从经典看起,经典的书,就是严格经过无数人考量后,传承下来的,书中表达的信仰,可不断的知道读到这本书 的所有人。
[精要]
把自己活成经典,不断的了解自己的信仰,不断践行信仰,不断的删除、增加和优化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