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他一千个字
换工作后一年,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换工作后一年,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作者: niuniuui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5:02 被阅读37次

    还有一个月,我来这家公司就满一年了。

    一年前,我离开干了整整8年的原单位,告别了曾经多少人仰望而进不去的所谓事业单位,离开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上班在外地不能每天回家,二是安逸而简单的工作和环境让人心生不安。

    于是,在毕业后的第九年,我终于告别了曾经两地来回跑的日子,我在《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一文中写道:自己更多的是告别没有新意和长进的工作,告别慵懒、闲散、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告别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状态。

    一年过去了,我真的与这些彻底告别了吗?我有没有获得新生?

    1 我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了什么?

    忙碌

    与之前整日无所事事的工作比起来,这份工作简直是忙太多了。如果说以前的工作就是看看新闻逛逛淘宝的话,那么新工作则是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打开一个网页,从早晨上班到下午下班,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晚上回家还得听录音写纪要。忙碌的日子虽然很累压力也很大,但还算充实。

    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效率高?我给自己总结了两点。

    一是加强时间管理,分清主次。

    一般人的习惯总是喜欢先把简单的事情做完,最后再去做重要且难度大的工作。最好的顺序应该是把紧急、重要的事情放在前头,对于重要而又有难度的事情应该留出整块时间,有利于全身心的投入。对于琐碎的事情则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做,比如换脑的空档,临近下班前的几分钟。只有分清了主次,才会不至于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却像无头苍蝇一样,抓不到重点,领导也不会认可你的工作。

    二是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有时候我们喜欢用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做事,毕竟几十年来的习惯是很难改掉的。比如,做会议记录,我习惯了开会的时候在记录本上写,领导说什么写什么。会后,我再根据记录的内容再去整理。那我可不可以一边开会一边就把记录整理到电脑上呢?

    一件事情推动起来困难,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做事情之前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有了底层逻辑做支撑,至少在大的方向上错不了。

    视野

    要说这份工作提高了多少业务能力精进了多少业务水平,似乎并没有太多,更多的收获可能更多在视野上吧。因为工作内容基本也都是一些办公室日常工作,难度并不大。从原来的“花钱”单位到“挣钱”单位,企业的经营和思路还是不一样,他的核心目标当然是盈利。董事会、公司章程、并购、投资等等,这些新名词在以前工作中是很少几乎没有接触过的。

    其次是对行业的了解。从公路工程到冶金制造、环保工程,虽然我都是门外汉,但至少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你不跳出来,看到的永远都只是那一片天。就像买股票,你得在众多的行业里去寻找优质的企业,这个企业处在行业链条上的哪一个环节,这个行业是属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以前的自己真的就是只井底之蛙,每天过着温饱的日子,和那个环境里的很多人一样怡然自得。

    对职业的发展和认知也是同样如此。我时常在想,如果当年毕业的时候就想清楚了自己最想要干嘛,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或许经过七八年的市场锻炼和检验,或许现在也已经是这个行业里半个资深人士了,也不至于现在还在纠结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定位。但反过头又想,那个时候一心考虑的只是找个好工作,有份稳定而不错的薪水,至少在那个当下我还是做到了。而且我还应该感谢那份工作,让我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在那样一个平台,打下了毕业之后的第一个基础。所以,有时候限制人成长的不是环境、不是你够不够努力,而是你的格局和视野。你的格局从哪而来?就像前两天有篇文章说,“一个人所谓的“格局”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划定了起点,确定了下限。”是的,是下限,出生在名门贵族再坏也坏不到哪去,而出生在草根寒门,拼了命达到的上限或许还不及人家的下限。

    所以,对于出生在农家的我来说,过去近十年所走的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是对于未来,我能否以更高的格局去看待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2  我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更加幸福了吗?

    当初要回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宝宝。夫妻之间可以忍受异地之苦,但孩子不能。错过了与孩子的陪伴,就等于错过了他的成长,错过了我这个当母亲的很多职责。回来后的这一年,我与宝宝之间的关系确实更密切、更亲近了,甚至现在宝宝什么都只需要我,洗澡要我,散步要我,睡觉也要我,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亲人,他也是我除工作之外最亲、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如果说回来最不后悔的应该也是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也能够在他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没有缺席,从这一点来说幸福指数应该是提高了。

    而除了孩子以外的家人,这一年的相处并不是那么和谐和美好。以前反正眼不见心不烦,周末才回来,有时候并不是没有矛盾,而只是被隐藏了。这一年下来,不管是与老公还是婆婆还是自己妈妈,都有过一些摩擦,甚至有一段时间深陷在这些矛盾中苦恼不已。这一年的自己也不断去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寻找如何去处理亲密关系。《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内心的冲突》......我试图从书中去挖掘原生家庭与性格、亲密关系相处模式这些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开始自己独立的家庭生活。现在的我们还处于想摆脱原生家庭而又无法摆脱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得依赖父母帮忙看孩子,另一方面,在很多观念上与父母已经格格不入。怎么去平衡这种关系,或许当我们老的那一天,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他们一样?人总归是独立的个体,有句话不是说:真正的父母之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每个人都不是生而就知道怎么当父母,都是一路跌跌撞撞,直到孩子成人,自己年老。

    其实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小小的公司,要使这个公司正常且经久不衰的运转,需要这个团体中的每个成员相互配合,而且不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一个家里,有人主要负责养家赚钱,有人负责后勤保障,有人负责孩子教育,或者在夫妻两人都负责赚钱养家的基础上,各自再分别承担一些家庭的其它工作,这样的相互配合才会使家庭更和谐幸福。而且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有一种向心力,这样的家庭才能搞得好。很显然,现在我的家庭不具备这样的向心力,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和老公能够摆脱对父母的依靠,共同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

    3  我的内心更加安宁和充实了吗?

    除了与家人的亲密关系,自己与自己的相处呢?这一年的我也是内心冲突最多、最激烈的一年。我不断地在心里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到底要做一份怎样的工作?我将来要去向哪里?我试图从过去走过的路中去寻找我的兴趣点和价值观,我从测试中试图了解自己属于九型人格中的哪一种。我不求大富大贵,不求职位有多高,但我不能接受自己一成不变、不成长,或许这也是我当初要离开原单位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害怕不成长的根源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来自于自己害怕被这个速变的世界所抛弃。另一方面我也没有天赋异禀,没有对新鲜事物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追求,某种程度上骨子里还是渴望稳定。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

    卡尔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说:成为个人的真实自我,就是完全投身于一个生存的过程,如果个人愿意成为他的真实自我,他会在最大限度内促进自己的变化。确实前来寻求治疗帮助的,正是那些拒绝自己的情感和反应的人,多年来,当事人一直试图改变自己,但是发现被固定在他很讨厌的行为样式中。只有当他更多地成为他的真实自我,更多地接纳被自己拒斥的真实经验,他才会有希望发生改变。

    所以当我真正地接受和享受当下的我和当下生活的时候,那就是我真正接纳自己的时候。这个过程我不知道还需要持续多久。

    虽然现在的我还是会纠结、会痛苦,但过去一年来所经历的这些内心波澜都将成为生命中的财富,她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坚强、更丰盈也更包容。如果没有这些内心的冲突,我不会试图去了解更真实的自己,也不会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人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慢慢长大变成熟的吧,或许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445a4904019f:温柔有力的前行,过程写下来非常👍

      本文标题:换工作后一年,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g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