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不断的训练和影响人,使人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交际语言、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并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
心理学角度看“艾克里里”社会化发展顺利的人通常具有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反之社会化发展受阻的人则易产生拒绝社会化的心理现象,其行为表现如:初中生的厌学行为、日渐增多的宅男宅女现象、成年人不上班的行为都可能是拒绝被社会化的表现方式。
这一系列
心理学角度看“艾克里里”的社会现象使我们不禁反思:当今社会为何出现越来越多的拒绝社会化过程的人?是这类人群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过于低下,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就有太多的盲点。使整个民族心理集体呈现过度压抑和焦虑的状态,并且无法得到排解。以至于像“艾克里里”这样的由成年人的状态直接退行到儿童行为模式的网络红人应时而生,赚足大众的眼球。
心理学角度看“艾克里里”他代表着一类充满极大心理压力的现代人,在压力状态下的一种无意识心理防御机制。试图通过退行到儿童式的语言模式、行为模式、思考模式来降低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感。那么作为拍手称快的看客,他们通过将自身无意识中压抑的表演型人格、精神病型人格投注到“艾克里里”这样的对象身上,使自己被压抑的这部分人格得到释放,从而使内心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得到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