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逼婚”广告需理性思考

“反逼婚”广告需理性思考

作者: 资料服务库资料君 | 来源:发表于2016-06-02 12:40 被阅读0次

     

“反逼婚”广告需理性思考

      前阵子,人流稠密的北京地铁东直门站出现了一则广告,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世界那么大,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该广告的发布者是一群都有过被“逼婚”经历的年轻人组成的“反逼婚联盟”,“反逼婚”3.8万元的众筹广告一露面,就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反逼婚”广告,表达了年轻人的心声,是年轻人一种内心的呼喊,也释放了年轻人内心受压抑的信号。大多年轻人受到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等影响,思想上日益多元开放,他们希望在最好的年华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人,而不是被安排,他们对婚姻有自己所理解的定义,在自由的婚姻时代,他们有自己自由选择权,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这也体现了年轻一代对自己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其实,当下一些年轻人口中的所谓“逼婚”,更多的是逢年过节,长辈或亲戚对婚姻状况的催促和询问,这里面包含了亲情的厚重,亲戚的“耳鬓厮磨”。一些家长受社会氛围的影响,无形的压力也使他们更加操心子女的婚姻问题;一些家长碍于面子对子女施加压力;一些家长受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下,抱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对子女“唠叨”;一些家长希望在他们还有能力的时候,能看到子女幸福,儿孙满堂催促子女成家。原本年轻们想回家好好休整下,好让在外漂泊困顿的心在港湾歇会,在家却要应对舆论给予的压力,更加疲惫。

       逼婚状况的出现,每年都会上演,在近些年来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反逼婚”广告的出现则是在这背景下冰山一角的缩影,其透露出的本质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社会关注。

       在中国式的逼婚里面,年轻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对婚姻有更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幸福关乎未来的生活质量,如果由父母干涉其中,最终结婚如果不幸福就会怪罪父母。而父母其实更多的是唠叨而非强迫,他们也是过来人,深刻知道婚姻对一个子女的重要性,对子女女婚姻大事的“过度热情”是出于对子女的关爱,不是非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诚然,父母的心,作为子女的我们未必能懂,我们的心思父母或许也未体会。究其原因在于上下两代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对婚姻、生活态度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存在着认同上的差距。要解决这一思想观念上的差异,需上下两代人,共同面对,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作为子女,要明事理一点,要考虑到父母“逼婚”的情感上的需求,要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走过的路,和看过的世界比我们更加深远。多跟父母沟通交流,讲明自己的工作状态、生活态度以及自己的婚姻观念,尽最大努力,争取父母对自己的理解。

       作为父母,要摒弃固有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观念,不要一味的强逼孩子,感情和幸福不是被逼出来的,应该理解子女在外漂泊奋斗的不容易,尽量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多点包容理解,尊重孩子们的感受。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和子女都应换位思考,相互体谅,通过沟通,善意解读对方,拉近双方的情感才会有凝聚的力量。“反逼婚”广告也不例外。

相关文章

  • “反逼婚”广告需理性思考

    前阵子,人流稠密的北京地铁东直门站出现了一则广告,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世界那么大,人生有很...

  • 爸妈婚姻教会我的那件事

    今天看到微博上“不婚族屡遭母亲逼婚 无奈报警求助”的新闻,再往前回顾SK2的反逼婚广告《她最后去了相亲角》,似乎在...

  • 反逼婚

    反逼婚 中国父母为什么逼婚?始作俑者还是家长制,即孩子是家长的奴隶!说白了,孩子是家长养老送终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投...

  • 重要的从来不是独立思考

    本文观点:当我们要求“独立思考”,真正想要的是“反直觉思考”,但反直觉思考依然不达核心,最根本的是“理性思考”。如...

  • 音乐记忆(之四)

    没有想到会写这么长,竟像中了魔似的。其实我早就腻味理性的生活、理性的思考了。而音乐应该是无理性甚至可能是反理性的。...

  • 端午假期反逼婚攻略

    每逢佳节,不肯将就爱情的一批大龄女青年(我特讨厌用剩女这个词)的精神会变得高度紧张,她们得面对父母的逼婚,亲...

  • 10月25日反思

    每日自省:要换位思考,多为别人考虑。这是一件反人性的修炼,用理性去改变本性,用长远的眼光去看问题。本性更看重及时反...

  • 【1205读书清单】《反直觉思考》(一)

    1.理性思考 当认识存在误区时,聪明人也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造成可怕的后果。反直觉思考、内省、适时校准证据、观察...

  • 春节必备,如何优雅反逼婚、反拷问、反攀比?

    逼婚

  • 广告的变现预期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经常觉察不到自己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的思考足够独立理性可控,不会被一则小小的广告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逼婚”广告需理性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hk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