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中这段话简洁有力的描述了孔子的生涯发展,以及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的关键的发展重心。
舒波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心血与智慧,在1990年提出了一个生涯发展的拱门模式,在这个拱门模式中,最基础的底层有三部分,左边是生理基石,主要是个体的生理遗传基础,右边是地理基石,主要是个体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出生的祖国与原生家庭,中间则是由这两个基石延伸交互熔铸的地基。
生理基石支持了个人心理特质的发展,如需求价值,兴趣,智力,性向与特殊性项这些因素,发展出一个人的人格倾向并导向个人的成就表现,这是自我的部分。
地理基石,包括社区,学校,家庭,同伴团体,经济资源,劳动市场等社会资源这些因素,影响了社会经济及其就业情况,这是外界环境的部分。
两部分平衡发展才能形成最高点的“自我”,基石之间的接缝,就是各种学习理论
舒波拱门模式的自我概念与霍兰德,做主张的职业自我概念理论是不同的。霍兰德的自我概念理论是静态的,是一种特质适配论,而舒波的自我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是因应变迁中的环境脉络,以持续导向最佳的选择,生涯发展是一种建构的历程。
生涯彩虹图,横观一生,纵贯上下。在生活广度层面,把人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每个人生发展阶段,内又有若干小阶段。在生活空间层面,纵贯上下有许多的生命角色。
不管一个人愿不愿意踏入社会,踏入学校之后在,终极一生必须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每个年龄段凸显的角色组合又不相同,当下什么最重要,就显现出什么角色,生涯组型特别能反映一个人当时的价值观。角色凸显可以使我们看出一个人在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工作,家庭,休闲,学习研究及社会活动对个人的重要程度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
所谓成功的生涯发展,不是狭隘的专指工作上的成功,而是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完成如彩虹般瑰丽的角色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