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目标:52本
目前完成:4/52
一直在反思,做为讲师不能只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输入能量,点燃梦想。
找到这本书感觉非常受益,是我当下最需要的。平时注重关注“术”的方面,现在找到了“道”的方向。
最近听别的老师的讲课我能迅速get到其讲话背后的出发点,也就是为什么要说这些内容?目的是什么?达到了什么效果?忽然逻辑清晰茅塞顿开,所以这几天出来讲课非常开心,感觉功力大增。
书中精华:
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斤铁锤砸苍蝇。
成功地使学员的认知脑、行为脑和情感脑都参与到课堂上。
开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培训也好,演讲也罢,没有人不想有一个好的开场,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少人总结出开场七式或者开场八大技巧之类的要点,但我看了总觉得肤浅。不在“道”的层面深入探究,只在“术”的层面罗列,掌握再多具体的“术”,在实践中面对多变的情境时仍难穷尽问题;只有把握了“术”背后的精神实质,才能做到以道驭术,灵活运用。凡事要先悟道、穷道,再修术、务术,道之不修,但务方术,不得长久。目的明确了,道理通了,方法就多了,而且可以灵活搭配。
那么,什么是开场之“道”呢?开场的关键就在于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无论用什么具体方法,满足学员认知脑、行为脑和情感脑的信息诉求,就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我常常在演讲的开头大声向学员问好,意在召唤学员对我的注意,告诉
全场学员:我来了。
演讲者刚走上演讲台的时候,学员的认知脑处于评判状态,他们难免对演讲者品头论足,甚至了解演讲者的人还窃窃私语地八卦一番。演讲者需要用问题激发学员的好奇心,把学员的注意力从对演讲者形象的关注转移到对演讲内容的关注上,把学员从评判状态引导到探索状态,这就牢牢地抓住了学员的认知脑。
运用什么策略抓行为脑?抓行为脑就是要激发学员的参与动机,使学员以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常用的方法是让全体学员动起来,可以参考一些破冰游戏,以及一些拓展活动。整齐划一的动作本身就能起到聚焦学员的行为脑能量的作用。
运用什么策略抓情感脑?演讲刚开始的时候,学员的情绪是紧张的,演讲者的情绪也是紧张的。演讲者要尽快让自己的情绪放松,并带动学员的情绪放松,让全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人们只有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把全身心的能量投入学习中,学习内容的吸收率和转化率才会更高。放松心情之后,演讲者还要像魔术师一样让学员对后续内容充满期待,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比如,我经常说:“如果用三句话让你把传统的课件改造成五星教学的课件,你们有没有兴趣学?”学员热切期盼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利用温情故事、震撼画面、视频场景等手段抓情感脑,是为了引发学员的情感共鸣。在整个过程中,学员的情绪有一个从紧张到放松,再从放松到期待的转换过程。
好的讲师总能潜移默化地转移知识的所有权,使学员一点儿都不觉得讲师的理论高深,似乎感觉新知并不是讲师传授的,而是学员们相互协助、共同参悟出来的。这种讲师就接近了老子所谓的“太上,不知有之”的名师境界。教学效果达到了老子所谓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境界。当学员感觉自己拥有了新知的所有权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学员除了对新知的理解,还多了一份认同和喜欢。
在应用新知环节,讲师要给学员提供及时和足够的指导,解决学员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纠正在应用过程中的偏差,鼓励学员取得的点滴进步,逐渐放手让学员独立去干,让学员在实践中逐渐找到可以掌控的快感。注意洞察学员内心那个“认知——行为——情感”正循环是否形成。这个正循环一旦形成,学员就很容易走上强化知识的轨道,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就有了自驱力。俗话讲,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纯熟地掌握任何一种技能,都必须靠学员的自驱力来最终实现!
我点评:“很多时候,营造一个好氛围比讲好内容更重要!如果你的讲课水平没超过我,你更应该组织好研讨建构。”
新的认知引发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带来新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又激励更深入的钻研,加深的认知引发更大胆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在每个循环中,都有增量的认知、增量的行为、增量的情感体验,最后当学员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时,对知识的应用不仅可以信手拈来,而且能够灵活迁移。
马克斯·韦伯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招数凡是有效果,都是因为它们符合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这些“术”背后都有道。如果说“术”是不同类型的钻头,那么“道”就是要打的那个眼,了解要打的眼才能找到合适的钻头;如果说“术”是不同款式的手套,那么“道”就是手,了解手的样子才能织出合适的手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