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熬夜看完了张沛超老师的督导,一边听一边开始觉察自己的感受。老师有一句话:“来访者把我们带入那个创伤场景,我们能呆的住吗?我们在那个场景能对来访者说什么,做什么?值得思考”
这句话说的真的是太好了,我闭上眼睛想象那个画面的时候,胸口好堵。好像会遇见一个小女孩在当时的状态下身体僵住的场景。一个小女孩可以在那个场景中活下来,并且如今可以找到咨询师真的太不容易了。我看见了这个小女孩顽强的生命力量。我们总是会找到一缕光可以不断的活下来。
老师又说:“来访的生命中的好客体太少了,小学班主任喜欢来访是第一个好客体;初中有一个优秀的男孩相互喜欢是第二个好客体。”来访生命里的第二个客体,让我想起了一个很久以前的学生,那个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TA和我说喜欢一个女孩子,并且告诉那个女孩子可以给她妈妈般的温暖。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TA,想到TA我突然庆幸那个时候这个学生可以为自己找到好的客体。是啊,我记得QQ小学的时候让她来学校广播里读孩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面有一句“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老师给删去了。QQ问我,妈妈为什么删去,我说,也许老师认为不好吧。可是我心里有一万个觉得多美好的诗词。在来访的心目中,这个优秀的男孩就是她可以活下来的一缕光。
“没有踏踏实实待的地方……她很像她父亲,认同父亲……基于家族和颠沛流离的存在感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听到这样的句子,我总能感觉到悲凉,设身处地的为这个来访者感叹和赞叹,她可以活下来,养育自己的孩子,拥有自己的家庭。即便是扭曲的,可是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能做的区域内发挥更大的功能,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们要知道这种局限在哪里……”我们都是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在能力范围内竭尽全力就已经很好了。
借助海子的这首诗里的另一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的尘世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