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作者: 赣西小城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20:58 被阅读0次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集体主义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凭直觉认为,私的概念是具体的,个人主义的定义容易理解,即是私利,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对此讲得也比较透彻。而公的概念则被泛化,对于集体主义,则被视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属性决定的。

    4、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

    德育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对于人的思维发展有着引领作用,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是一种无形之中的自我约束。它能够时刻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走向良善,富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在生活中提升人的幸福感。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德育,人类便很难达到一个美好的生活与精神满足。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各种思潮纷纷融为一体,出现了很多新生的思潮,这些新鲜的思潮使很多学生和社会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影响学生的思维,改变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的确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祖国的花朵形成爱国意识,树立报国理念。

    美德即学问”,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多次提到哲学思想家苏格拉底的这句话,道德旺旺代表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而人们的价值取向又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人拥有了良好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进而才能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谓道德教育,我们可以从德行和德性两方面来看。儒家所谓成德之教的成德,即包括两方面,就是要从德性中发为德行。德性的性是“天命之谓性”的性。那么性就是先天的,常存的,在生命中的真实性。人类在生命中的真实性,在佛家也方便地说众生有般若真如性,道家所要追求的境界也是要恢复自然合道的真实性。至於儒家说的人类的真实性,虽然不违背般若,也不违背自然,但是儒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从人类的道德性说人性。顺著人类的真实性而发的行为就是有道德的行为,叫作德行。儒家之教就是由德性发为德行,也就是由本性发为本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wq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