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读书
天才假象-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

天才假象-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

作者: Lay_幸运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23:45 被阅读48次

书名:《天才假象》
作者:马修·萨伊德


天才假象.png

这篇文章会对谁有帮助?自己希望变成卓越的人,或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的父母。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条通往卓越的路…

在这条路上的关键词

  • 心理建设
  • 练习

1、心理建设

这个里面会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 相信练习可以成就卓越
  • “内化动力”
  • 如何坚持

相信练习可以成就卓越

首先,我们要相信练习是可以成就卓越的,如果不信,那么下面的内容对你都是“废话”。这件事很重要,是为了改变我们的认知,尤其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了让你更坚定这个信念,我们举几个书中的例子: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和他的两位同事就“是什么造就了卓越表现”的研究中,发现最优秀的小提琴家在20岁前练习的平均时长为1万个小时,中等学生的练习时长约为8000小时,剩余学生练习时长平均约为4000小时。
· 莫扎特、泰格伍兹(著名高尔夫球选手)、威廉姆斯姐妹(网球运动员)这些卓越的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被冠名为“神童”的人。那么他们真的是凭借自己的天赋吗?不是这样的,作者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比我们训练的更早——“在他们16岁的时候,都已经经历大约1万小时的练习”。
· 黑人统治竞赛的原因,通常被我们认为是人种之间的天赋差异。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以长跑为例,并不是所有的黑人都擅长长跑,真正擅长长跑的只是“裂谷那一块区域和艾尔多雷特内部及周围区域”。而这里的人们擅长长跑更多的是因为社会、人文和环境因素——跑步是他们唯一快捷的交通方式

改变认知:练习可以成就卓越

“内化动力”

· 既然已经能够相信努力可以成就卓越,那么很自然就过渡到了第二个因素——“内化动力”。这里的“动力”可以理解为努力的驱动力。而内化动力,简单说就是“努力的驱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比如,不是父母逼迫,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
· 那么如何才能内化动力呢?这里介绍书中提到的两个方法。第一个,我们把它称为“关联法”。比如无意间发现自己和某位卓越的人在同一月的同一天出生,于是对他所工作的领域也产生了兴趣,内心认为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愿意为此心甘情愿的付出努力。这种方法就是“无意间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然后心甘情愿的为此努力。第二种方法,我叫他“机遇唤醒法”。先说什么是唤醒。一句话或一件事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比如本书的作者,“一个能把人类送上月球的政府,却不能控制人们生活中的物价”,被这么一句简单话,唤醒了心里对经济学的动力。这就是所谓的唤醒。那什么是机遇呢?机遇很简单,是因为,这样能唤醒内心动力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很难刻意的安排,更多的是偶然发生的,要靠机遇。

关联法
"机遇唤醒法”

如何坚持

我们相信努力可以成就卓越,也完成了动力“内化”,那么努力的过程中,放弃的想法,一定会出现,那么我们要如何坚持下去呢?关于这点,书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要培养“成长式思维”,避免“固定式思维”。举个例子:在励志成为花样滑冰奥运会冠军的女孩眼里,跌倒不是失败,跌倒不仅仅是提升自我的手段,更是她在进步的例证。相反,“固定式思维”会因为失去现在所拥有的,而害怕挑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

成长式思维

2、练习

说到这里,我们就把心理建设中涉及到的三个方面说完了,下面我们一起说说练习。
练习里面我们说到三个方面:

  • 大量的练习
  • 目的性练习
  • 正确的反馈

大量的练习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练习的数量。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1万小时定律。说想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需要经过1万小时的积累,预计需要10年的时间。所以成为卓越是一条漫长的路,要坚定的向下走。

1万小时的练习

目的性练习

这个其实比第一条更重要。比如我是一个研究生,练习1万小时的100以内加减法,我就能在数学领域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吗?这显然是一个笑话。所以我们不仅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还要进行目的性练习。什么是目的性练习:让人们努力做到凭借现有能力无法完成的事。所以,练习这个事是个技术活,不是埋头苦练就可以的,是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是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训练体系”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举个例子,我上学时参加航模比赛,成绩还算不错,不是因为我的天赋有多好,而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的教练,能帮助我快速进步。再比如,中国兵乓球队,有很多“奇怪”的训练方法。比如迷你乒乓球桌,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查。这里又提到机遇,遇到一名好的“教练”,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是天大的机遇。不过,现在社会的发展,这种机遇我们可以自己追求……

让人们努力做到凭借现有能力无法完成的事
正确的训练体系

正确的反馈

在训练中反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为什么说要有“正确的反馈”呢?这里面有两面的含义。第一,正确的反馈,能帮助我们提高技能。用本书作者的例子,他在开始练习乒乓球时,每次回球的动作都不一样,导致每次出现的问题并不一样,不容易针对问题训练;后来,他花了很长时间,把回球动作“固定”,这时,再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判断是哪里出现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反馈。第二,正确的反馈,帮助我们培养“成长式思维”。根据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夸一名学生,“你一定很聪明”和“你一定很努力”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被夸“聪明”的学生有60%选择了更容易的挑战,而有被夸“努力的孩子有90%选择了更困难的挑战。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要素“成长式思维”。

成长式思维

总结

简单总结下,要想成为卓越,需要“承认练习的力量,内心有成就卓越的动力,能用‘成长式思维’看到练习中的反馈;还要经历大量的目的性练习,且这种练习的结果是易查看的,也就是说会有明显的问题反馈。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神童”呢?

第一点,帮助孩子内化动力

通过上面介绍的“关联法”,稍微更可控的方法。或者更直接的方法是,观察孩子在哪个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怕失败。这也许是孩子的“造化”(机遇),已经在某个方面“内化动力”了。记住:不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第二点,专业的目的性练习

不是仅仅发现孩子的兴趣就可以了,家长要在这方面做很多功课,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要学习大量专业知识,设计合理训练方法,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不能缺少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训练是不可避免的。之后,最好能为孩子寻找一位好的教练,带给孩子最正确的练习方式。

第三点,正确的反馈方式

这里的反馈,更多的是指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式思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艰苦的练习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告诉孩子,你取得的成绩是练习的结果,你遇到的困境,是练习的方式不对,或者是练习的时间不够。帮助孩子正确的看待成功和失败。

到这里还没完,当你经历了心理建设和大量练习后,如何把自己的能力正常发挥出来。这里说一个”安慰剂“效应。把一件普通的事和自己的优秀表现之间建立连接,从而每次期待优秀表现时,都回去触发那件普通事。比如某个学生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结果他在那次考试中表现很好,他可能就会把“红色衣服”和“考试成绩好”之间建立连接,以后每次考试都会穿“红色衣服”。

还有一个避免“死机”的诅咒。什么是“死机”?,简单说就是在某些重要时刻,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死机”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紧张。举个例子,在打乒乓球时,运动员由于大量的训练,打球的动作已经变成一种“内隐”记忆,所以他们看到来球,不需要刻意的思考,身体会自然做出反应。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运动员因为紧张,开始思考自己的击球动作,腰部如何发力,手部如何操控球拍,这时运动员经过大量练习形成的“内隐”记忆,就变成了一种“外显”记忆,“死机”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以上就是我读到的《天才假象》,里面还有很多细节,篇幅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最后奉上思维导图 天才假象.png

by:Lay

相关文章

  • 天才假象-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

    书名:《天才假象》作者:马修·萨伊德 这篇文章会对谁有帮助?自己希望变成卓越的人,或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

  • 练习的心态-专注

    书名:《练习的心态》作者:托马斯 M.斯特纳 在上一篇文章《天才假象-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中提到了“心理建设”。今...

  • 天才假象

    《天才假象》为我们证明了天赋的重要性被人们高估的事实,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是长时间刻意练习的结果。作者从方...

  • 《天才假象》

    最近终于把5年前买的旧书看完了。这本书是当初吴主任推荐的,就在网上买了,一放就是好多年。一直想过些时候再看,过些时...

  • 书摘《天才假象》

    1.天赋和一些外因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只有自己可控的勤勉努力才能决定你的终点。 2.灵感降临的时刻不是意外之喜,而是...

  • 天才的假象

    《天才的假象》一书作者是英国兵乓球名将马修•萨伊德。他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并且以一等成绩毕...

  • 《刻意练习》笔记

    一、通过训练可以铸就天才 1、人人都可以是莫扎特 经过训练,可以获得和天才一样的表现。而莫扎特的天赋也是训练的结果...

  • 你可以是天才

    电影“摔跤吧 爸爸”里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对女儿可以夺得世界摔跤金牌坚持不放弃的信心,让很多人为之感动。 历史取得卓...

  • 不需要10000小时,你也可以成为天才

    1、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无数研究表明,天才和普通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天才只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而已。任何普通人只...

  • 听书 |《天才假象》:相信刻意练习,永远保持学习

    1.听书笔记 天才现象,都是假象。这世界上没有天才,没有捷径可走,天才卓越表现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刻意练习,甚至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才假象-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zf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