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听《爱的艺术》(二)

我听《爱的艺术》(二)

作者: 三平999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11:53 被阅读0次

所以,弗洛姆说爱不是对象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通过换对象根本不能解决爱的问题,就比如说你没有掌握画画的能力,那无论给你多少颜料、多少画笔、多漂亮的一个画室,你依然不能创造出一幅图画,你不会游泳,那换多少泳池也没有用。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误解?这跟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关,其中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跟历史的变迁有关。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所以对象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在过去,婚姻不是一种自然情感导向的连接,而是被指配的,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门当户对。

那时的爱情等于私情,只有婚姻才是正大光明,被大家所接受和允许的。那么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人们没有办法自由地选择爱的对象。

只有进入了婚姻之后,再去发展爱的能力。和那个朝夕相处的人,怎么做到相濡以沫、执子之手,慢慢地发展出爱来?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到了现代社会,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占据了主流,大部分人追求的就是自由恋爱,你可以遵循自己自然的感情,然后来选择要不要进一步缔结婚姻。因为爱这个人才结婚,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强调的不再是爱的能力,而是爱的体验。由于这种体验,是落实到一个很具体的人身上,所以对象的重要性就增强了。

第二个原因,跟当代文化的特性有关。进入现代社会,我们整个的文化是以购买的欲望、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在于观察商店橱窗的激情,在于购买一切能够付得起钱的商品,付现款或者分期付款。

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感情,去对待别人的时候,对男性有吸引力的女子,对女性有吸引力的男子就是被追逐的“紧俏商品”,吸引力就成了他们所有的价值。

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有吸引力,意味着他们在人格市场上被人爱慕,供不应求。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这种商业法则下,吸引力是一种可以讨价还价的产物。

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气质,其实跟这个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喝酒、吸烟、非常性感的姑娘是有吸引力的。可是今天,女人们更多地懂得家庭生活,能够矜持、能够独立自主。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一个男性好斗、野心勃勃,跟人扳手腕,然后拿着剑出去决斗,很能吸引姑娘们。可是今天的男子就不流行这个了,他们要宽容和善,要尊重女性,这样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

时代会带来很多观念的变化。所以这就要求人也是不断地成长和进步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择偶条件,从相亲角去看,比如车子、房子、颜值、年龄、性格、学历、收入等等这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如果放在爱情市场上,双方首先注意的叫各取所需,就是对自己所有的东西明码标价,然后从对方身上来交换一些东西,通过不断衡量彼此的交换价值,在重重筛选之下,找到一个最为匹配的对象,然后两个人就恋爱了。

那你会说:“这不是很庸俗吗?那爱情,难道不应该纯粹和浪漫一些吗?”对,这就是很现实的一面,当商业化占据统治地位,就意味着物质成功高于一切。

在这种文化中,爱情有了商品的意味。每一个人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待售的商品,叫待价而沽,等待着别人来给你打一个标签。然后别人能够有足够的财力购买你,同时自己也去消费别人,那每个人就会处于试探、权衡、筛选当中,会东张西望,会总是难以定心。

这样,人们忘记了,爱其实是很纯粹的。这就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曾经有一个富翁在谈到他的婚姻时说:“我这一生结过四次婚,它们都跟我的财富有关,和爱情无关,因此都不长久。”

虽然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普遍地提高了,但是不能够长久的婚姻却越来越多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人越来越物质化,重视商业规则,而不看重爱情本质的部分。在弗洛姆看来,这就是缺少爱的能力的表现。

第三种误解,那就是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和爱的永恒之间的区别混在一起。

两个孤独的没有爱的人,经常会因为突然产生的亲近感而相爱。就是此时此刻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怀抱,我心一动,就这么算了。其实这是一种妥协,是一种犹豫,是一种没有想清楚后的自然反射。

这种类型的爱就不太能够长久。当大家特别熟悉的时候,亲密感就越来越失去那个神奇的、个性的部分,直到彼此对立、失望和相互厌倦,就扼杀了最初的激情。但是开始的时候谁也不会预料到后来会这样结束。

所以坠入情网这个词指的是陷入爱情,而爱的永恒指的是爱的状态。坠入情网的爱是很难持久的,无论对象是谁,你早晚会怎么掉下去的,又怎么爬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热恋期,接下来就说七年之痒,现在都等不到七年,三年之痒了。

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心理学背景,当两个人刚开始相爱的时候,都是带着滤镜去看自己的爱人。他们被这种强烈的激情所驱使,而且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爱的确是狂热的、是值得的、是正确的。但这恰恰证明人在堕入情网之前是如何的寂寞。

所以在弗洛姆看来,几乎没有什么活动能够像爱这样,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以有规律的失败而告终。那意味着什么呢?爱上一个人是本能,但维持一个稳定长久的爱情和亲密关系,却需要我们具备爱的能力。

弗洛姆一直强调,对于爱来说,只有一条克服失败的恰当途径,那就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并着手探索爱的真谛。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待续)

相关文章

  • 听《爱的艺术》

    关于爱的阐述。每天听书,虽然不知道对生活能有什么改善,不过心态越来越好,也不断地反思自己。这本书关于爱,有父母亲和...

  • 爱的艺术(二)

    毛姆说过“爱情不是男人的全部,而是女人的全部”,我理解是不沉溺于爱情中的男人多为有些成就的男人,而不把爱情当全部的...

  • 听《爱的艺术》讲座有感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艾·弗洛姆对爱的诠释。 爱情不仅是需要投入身...

  • 听《爱的艺术》有感——爱是一门艺术

    爱情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 《爱的艺术》被誉为是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

  • 读《爱的艺术》(二)

    今天是《爱的艺术》第二次读书会,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弗洛姆对自爱和爱人并不矛盾的分析,并且对自爱和利己进行了区分。这是...

  • 听与写|听书《爱的艺术》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这本书中,通过对爱情哲学式的深入解读,提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见地——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它...

  • 听的艺术

    会利分享第506天 《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

  • 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

  • 听的艺术

    每天我们的耳朵都很忙,忙着到处收集信息,忙着帮我们处理信号,可你想没想过,听也有艺术? 记得上学时有个同学,听力不...

  • 听的艺术

    今天带领初一的孩子做青少年成长团体,整个场都是躁动的,孩子们久久安静不下来,有些孩子表现出了强烈的缺爱行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听《爱的艺术》(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bx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