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一
我的一件蓝色花布长衫找不到了,这几天心里都在嘀咕。
前几天先生收拾衣服,会不会他把我的这件衣服给扔了?
因为他很讨厌这件衣服,说让我扔了好多次了。但我就是喜欢它,说不出来的感觉。
早晨醒来,问他有没有见我的这件衣服,他理直气壮的说:扔了,难看死了。
“我”开始说话了,虽然语气很平和,但那是在批评他,在教育他。
头脑开始延伸了,他不尊重别人,他的婚姻功课没有做好……
已经不再是“花布衫被扔的问题了”,已经开始上升性质了……
已经开始迷失方向了……
二
35岁,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将他的书取名《活得安详》。
十余年的内在探索之路发现,生而为人,如果一直活在自己的头脑里,“活得安详”是一个极大的妄想。
尽管人们都想活得安详自在。头脑始终在制造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身心已经精疲力竭。
人至中年,某一刻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心无法安顿——那不是有一个房子,有一个婚姻,有自己的孩子与事业所能办到的事。
活在头脑里的生命开始进入“瓶颈期”与“困顿期”,身体的疾病开始浮出来,心灵上无家可归无法再继续供给生命能量。
是的,头脑世界里会遇到这样的时期,那是很艰难的时期,也是这个时候,才有可能重新更换自己的生活模式,朝着活得安详与自在的方向努力。
是的,它是一个方向,一个了解欲望,出离欲望的方向,各种各样的欲望:性欲、物欲、情欲、权欲、名望欲……
清晰了解欲望制造的幻象,看着它们在真实面前消融与解散,归于人原本的安详与自在。
这的确并不容易,自我总是那么忙碌,那么忙碌,它不舍得,它真的不舍得……
三
每天都有许多很小的发生,在这些发生里,我们看见自己的行为模式,看见自己的行为模式所导致的种种结果。
后来,渐渐明白,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不成长,就会受苦。想到我们的婚姻关系,有许多年,都会觉得自己很受苦,但并没有找到那个受苦的因——你在要求别人如何如何。
凡是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的生命状态,一定都充满着艰辛不易,无论是婚姻关系,亲子关系,还是其他人际关系,因为那个“要求”就是障碍——无知的结果——对生命运作规律无知的结果。
如果生命还停留在“要求”的阶段,想要有和谐幸福的生命状态,想要活得安详和自在,几乎是枉然。因为那个自我太自大,太自以为是了。
当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开始“学习技能、技巧、方法”,但它依然是为了得到那个外在的更大的利益,只是我们学聪明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要求自己最亲近的人。
但这样依然是很辛苦的,那个想要的利益依然是很小很微不足道,却需要不断地交换,也就是说自己要不断地“做事”,为了某些利益而不断地“有所作为”。
与第一种的要求相比,它至少是进了一步。如果第一种在制造生命的痛苦,那么第二种则是生命的辛苦,而许多人都在这个阶段里。努力着,辛苦着,熬着,也消耗着。
生命还没有开始“照单全收”,还没有开始“不求而得”,是的,当我们的意识发生转变的时候,我们将会开始体验“不求而得”。但我们需要不断清理自己内在的障碍。
生命中很多细小的发生,不是在拉着我们向下,就是在拉着我们向上,保持清晰的觉知,看见自己的行为始终都是我们的功课,它在锻造全新的生命。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