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悲伤主义者的人生意义

悲伤主义者的人生意义

作者: 杯中欢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9:09 被阅读0次
    公众号:杯中欢鱼

    越长大越悲观,快乐的事物对于我而言已经成为一剂短期强效的麻醉,我常常因此而昏睡过去,快乐在虚幻中。而悲伤的事物则更能引起我的共鸣,那份心灵上的沉重使我能够清楚地感受着这个世界。

    我明白这是真实的自我,我想一直沉浸在悲伤的自我中,借由悲伤,感受真实。但不要为我贴上抑郁、孤独或没有希望的标签,享受悲伤只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与你一样,都想好好活着,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鸡汤只能让人摸着肚皮想着明天,巴掌才能告诉我哪里才是方向。所以我既不算悲观主义者,又觉得悲观视角对人生的解读更有意义,我愿意称自己为一个悲伤主义者,既非悲观,也非乐观。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向你们展示,一个悲伤主义者眼中的人生。

    在这之前,先说说一位大家熟知的乐观主义者,他叫苏轼。

    苏轼在宦海沉浮了一生,历经风雨吹打,仍秉承乐天知命之格调。这格调便是载他在风浪中自在逍遥的小舟,不管风浪将他带往何处,有了这叶小舟,他总能泰然处之。

    然而用悲观的眼光读一次《前赤壁赋》,却不难发现苏轼的人格也有悲观之处。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一生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过,他潇洒达观的态度跨越了千年依然令人为之倾倒,却又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死顾虑。这不免让人感伤,任何人都跳脱不了的生物规律,一晃就长大了,一晃就变老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想,生命的尽头会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一直都在往前走,前方意味着什么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似乎不假思索就得出了一个答案,但不论我后续怎么怀疑自己,我都没办法再改变它了。

    我说,生命的尽头只有两样东西,便是追求与死亡。可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并不和谐,一个代表着理想,一个代表着现实;一个代表着美好,一个代表着残酷。死亡已经足够让人失落的了,但更使人绝望的是,相对于必然到来的死亡,追求却是个永恒的话题。试想,当死神已然开始抚摸着你的头顶,仍有一份追求犹如幽灵般飘浮在你的眼前。这份追求很有意义,因为它是你在人间的最后一份悲哀。

    为了解释为什么追求是个永恒的话题,我要引用叔本华的话。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无聊。”

    叔本华认为,世人的不懈追求皆是因为缺乏,缺乏不被满足,那么人就会痛苦。这很容易理解,缺少面包的人会去努力赚钱,缺少归属与爱的人会去建立家庭,缺少名望与尊重的人会去建功立业,等等。可待满足之后,新的欲求又重新再来,像潮水一般,甚至让你怀疑退潮就是为了涨潮。如果再没有新的欲求,心灵就像那片失去了潮水的沙滩,渐渐干涸。

    可能很多人觉得成为一片不再经受潮水洗刷的沙滩也不错,过往的退潮已经为自己留下了很多东西,足够点缀自己的海岸了。这正如那些一心只想暴富的梦想,仿佛有了钱,就什么都有了。即使是钱买不到的,稍作努力,似乎也不至于缺乏。但这样的人生必将迎来痛苦,在生命到了尽头,死亡登场起舞时,你看着这片海岸,你会舍得跟死神走吗?

    人生的意义在于生与死的平衡,成功的生命加上成功的死亡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人生。有多少人生堪称成功呢,是掌握面包的人?还是活在爱中的人?又或是极富盛名的人?我认为都不是,甚至同时满足三者也不能够是。这只能算活得成功,而且必然死得失败。因为活得越成功,越是舍不得死去,既然不能欣然面对死亡,谈何死得成功。

    所以追求和死亡都是无法逃避的。

    叔本华对世界的理解注定了他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志”,这个意志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哲学中存在两个“我”,一个是“大我”,指宇宙;另一个是“小我”,指人类的心智。叔本华的意志是针对“大我”的,是宇宙不断变化的内在动力,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目的,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因果律,人们无法用理性去掌握“大我”的意志。这种意志在人身上的体现,即是意欲,是人类盲目的冲动,生命的渴求,而转换到表象,便是追求。

    叔本华对世界的认知让他相信人是无法摆脱欲望的,人都会沦陷于欲望钟摆中,除了痛苦便是无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人生。他把艺术视作解药,用“美”麻醉自己,以暂时遗忘世间不息的烦恼。这种解药现在的人也还在用,不是吗?

    但他的思想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性,他生活在一个没有心理学的时代,那时人们对内心的思考还依赖于哲学思辨,人心神秘得就像是一个黑箱。实际上,黑箱之中存在着另一种解药,这种解药可以战胜意欲,只是那时的他无法透过黑暗找到它。

    人有别于世间万物,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使得“小我”也产生了自己的意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后,这种意志开始有了概念,是人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与“大我”的意志相对抗,体现在人身上便是与意欲的对抗。

    心理学中有一个流派叫做“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创始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依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前四个层次被认为是低级需要,同时也和面包、家庭、名望对应着。至于安全需要,在我国并不是什么难的问题。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发展性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现的较晚,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

    综上,我认为前四个需要等同于意欲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便是意志的需要。

    如果意欲战胜了意志,那么人便会沉沦在低级需要,成为守着海岸的人,守着海岸的人终将感受痛苦,因为干涸的灵魂无法安静的离开。

    而如果意志战胜了意欲,就等于打开了更高层次的大门。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下,实现自我成为了可能。

    实现自我的意义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我们用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可以更清晰的解释。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作为理论的核心,个体之所以存在,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的另一位心理学家罗杰斯对自我实现的解释做了拓展,他强调人的自我存在、自由和自主选择性。并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理想自我”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概念,当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

    怎样对自己的理想自我进行定位,又成了意志战胜意欲者的下一个难题。到底怎样的理想自我是对的呢?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我没办法揣测别人的想法,只能在这里说出我眼中的理想自我,我面对梦想虽然已不再激动了,可这不影响我去追寻它。但无论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思考这个问题的轨迹应该是相同的,即怎样达到一种平衡,在死亡到来时既不会对生命留有遗憾,也不会对生命充满不舍。

    我进行了思考后,把人生的意义视作一个二维平面,让它有了面积,寿命即为人生的长度,而生命的长短是客观决定的,可能人凭借自己终身的积累与努力也能延长几年寿命。但这终究不是增大面积可行的办法,想要让人生更有意义,只能从人生的宽度入手。

    长度是寿命,很好理解,毕竟每个人的出生证明到死亡证明上写的清清楚楚,可以轻松的度量这个长度。可宽度该如何把握呢?

    我认为人不该把生命囚禁在肉体上,生命存在于世界,影响着世界,生命的影响力到达哪里,就存在于哪里。倘若我热心帮助了他人,那么我的生命也存在于他的身上;倘若我对社会有所贡献,那么我的生命也存在于这个社会。所以,我得出了我的结论,人不能为自己而活,而要为他人而活。

    这不仅仅是一种值得赞颂的美德,更是能够升华灵魂的信念,我相信如果我的一生都能够坚持着这样的信条,那么我面临死亡时也能够不留遗憾,不存难舍。

    在后来,我于机缘之下通过网络视频认识了王德峰教授。他对于王阳明心学的简单介绍,短短几分钟,却触动了我内心的强大共鸣,在视频后半段,我多次强忍泪水、感动不已。他所述说的出世与入世结合的思想,将自己奉献于天下的精神追求,都让我感受到了相同的意境,这是来自一位号称“复旦哲学老王子”的教授的肯定,更或者是来自王阳明心学思想的肯定。

    到这我解决了追求的问题,那么死亡的问题呢?即使对于生命的消逝已然能够拥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可死亡之后的虚无终究还是难以面对。但其实面对死亡比放下生命要简单得多。

    我的做法是——“向死而生”。

    如果说死亡和追求都在生命的尽头,那我就在不断追寻的过程中主动感受死亡的迫近,奔着死亡而去。让追求与死亡在生命的尽头展开搏斗吧,有价值的人生谢幕时值得这场死亡的伴舞,我愿作为唯一的观众,直面死亡。

    死亡之于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还没能实现自我。

    但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借此传播我对于人生的感悟,以输送某种价值观。

    我的目的是,引发大家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寻。我在探寻人生的意义时选择了自身感受作为起始点,就像上文某段提到过,如何达到一种平衡,使得在死亡到来时既不会对生命留有遗憾,也不会对生命充满不舍。

    再次借用王德峰教授的话,这是当代中国人的安心立命的大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交流,不足之处也欢迎指导。当然,最希望的是,我能带给大家正向的影响。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伤主义者的人生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gs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