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内环境差,自我情绪难以自我消化,造成不断地伤害他人和自我怀疑,危及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乃至身体。
底层缺乏爱,精神困乏的人经常有的毛病。我师父说过一句话,人最大的成熟是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说的话,控制自己要做的事情,和做到的程度。终我一生都在和这个词作斗争。每一个原生家庭都有自己难以磨灭的伤痛和摩擦。因为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不是永远可以调和。价值感的没落常常不是因为物质匮乏,而是这样的教育大环境,没有教会人如何自恰。或者说精神之匮乏,快餐式的信息堆砌和思考的停顿,难以延续的自我认同的价值感。
我是谁?我是欲望的集合体,还是考试的工具。在我青春时代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何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样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内心修为的系统下,让青少年常产生这样的迷思。家长老师只关心分数,唯分数论成败,扭曲了事物的本质。他们口口声声谈的本质,却在他们一遍遍的催促和有色眼镜下被摧毁。
实际上卷子学识的掌握程度永远是术,人心的把控才是道。重术的掌握而轻思想之道,是教育的疏漏弊病。道也许是教育教不会的,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是悟。我们常知道方法,但缺乏去实际操作的决心。不是不会而是不敢。自控的层面来说,各种内外的原因,使我不能随心。
我有心吗?有没心,在于我是否会思考。不是思考仅仅一道题的思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思考是基本世界观形成的必要条件。第一步是思考,而信息垃圾来不及甄别,充斥我们的感官。有时感官太享受,头脑就会下意识地停止思考。我卸载抖音和快手的视频,不想待在这个别人给我垃圾信息的池子里面。更害怕的是停止思考。我爱上写作这件事。我有意识锻炼孩子画画,也是这个原因。你的成就在于你自己的作品。会思考才有世界观,有世界观才有方法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不会到会是量变到质变。量变不是你收集了多少垃圾信息,而是你能留住多少有用的信息。学以致用,实际上学到用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