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乌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真的很代表我此刻的心情。有朋友微信问我:什么时候能回中国去?我听后无语,因为我仍在路上,谈不上有归期。
时间在挥手之间流逝,我们一转眼也迈入中年。中年的困惑除了生活的艰难,更主要是上有老也下有小。老人们在中国身体健康,便是我们作子女的心中所想,远在他乡没办法尽孝身旁,只能敬请原谅。孩子们因年龄尚小,需要照顾,也无法远离,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只愿在新的一年里孩子们能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或许这便是我们作为父母并愿为此付出一切努力的勇气与动力。

人到中年,对人与事多了几份淡定,对生活多了几许宽容与理解。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与健康,我们漂洋过海来到一个崭新的地方,不只为了心中的执着已久梦想,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未来的教育及成长。在陌生的地方一路披荆斩棘,一切从头再来,不求收获,不问归期,只因仍在摸索前行的路上。
春的脚步,在阴雨绵绵中,随风飘落的树叶临近,虽依然带着刻骨的寒冷,但仍人心持神往。天寒地冻,不谈归期,不忘添衣,只愿在他乡能抱团取暖,一切平安;不忘初心,永怀故乡。

今天是大年初四,适逢女儿的生日,有朋友来访,不亦乐乎!人生有一知己足矣,我何其有幸能得到几位朋友们的信任。他乡遇故人,一杯清茶、几碟点心,简单却能相谈甚欢。我们都不谈归期,只因都在路上摸石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