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语成辞

作者: 天舟开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6:49 被阅读26次
彖辞

    彖语就是五行说。

    彖语是由象数数列1.5.9.13.17对应着金、木、水、火、土形成的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彖语把人的重要器官,时辰,数码,卦象,岁数都组合在里面了,应用的时候形成了自然的辞。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是搞不懂的。所以,即使你用一生的精力读书和学习,也不如认识千字象数彖辞明白的事理多,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彖语成辞的主要原理:

1.对应象数:  1++++5++++9++++13++++17

2.对应器官:  胆      肺      胃        心        膀胱

3.对应时辰:  子      寅      辰        午        申

4.对应卦象:  坤      临      大壮      乾        遁

5.对应年岁:  0        5        10        16        32

6.对应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7.对应生态:初阳  少阳    旺阳    平阳    老阳

8.对应事态:成象  四柱    五行    六合    更新

9.对应关系:生我  养我    我养    我生    顶替

        以上就是形成彖辞的主要对应关系。每当五行相遇是,首先要看看对应的东西是什么,然后根据对应的东西来判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且五行又不是独立可以运行的,五行是要受到象数的制约的。所以,当你接触的古文字文章时。一定要会区分象数文字和五彖文字。一般都是象数语言在前面,彖辞语言在其后面。但是,如果要读出古文书写的真相,那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有一定的功力才行的。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山海经》中有一段对西王母的介绍: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以上就是《山海经》书中原文。但是这个原文也是汉语白话的一种翻译原文,不是《山海经》原著的原文。由于翻译者对象数彖语的数字语言无知,所以原文愿意的关键词一个也没有翻译出来。

      现代汉语翻译过来的是:《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头饰)

        那么,大家已经看出,现代汉语也没有翻译过来关键词的意思。“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这五个关键词,我现在用象数彖辞的数字语言翻译出来,给大家看看:“豹尾”,下肢修长而结实。“虎齿”,虎牙。虎纹曲线优美,牙等于崖,意思是挺拔。在这里特指胸部和臀部发育成熟美观。“善啸”,肃是啸的本字,通“漱”字含义。原意是把喝进去的水又吐出来。啸,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呼吸进去空气又吐了出去,在这里指的就是西王母会开口唱歌。“蓬发”,指的就是盘扎起来的发髻,固定有型。“戴胜”,戴就是指事物浮出、突显的意思。胜,就是指皮肤呈现出来的血色和红润的意思。把用象数彖辞数字语言翻译过来的语句组合在一起就是:西王母的双腿修长而且健美,翘起的臀部和耸起的胸更加使得身体曲线丰腴优美。一张嘴就能唱出动听的歌声,盘扎起来的美丽秀发,更加衬托出那脸上青春荡漾又迷人的潮红…

    『彖』语成辞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

再见!

相关文章

  • 『彖』语成辞

    彖语就是五行说。 彖语是由象数数列1.5.9.13.17对应着金、木、水、火、土形成的特殊的语言表现形...

  • 彖彖

    论文章,你是隔屋撺椽,非大笔如椽。 回眸,但见单一个“椽”字,去掉屋顶的这根楞楞的柱子,“木”字的偏旁。 给彖安上...

  • 2021-03-10

    治生札记--100 易之乾(4)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释乾卦之象辞,亦如彖,依卦象爻象而定其辞。盖有...

  • 离愁引四

    黄沙漫道辞君去, 倾酒催马不忍顾。 欲作豪气干云歌, 却成呜咽离别语。

  • 彖曰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 周易彖传翻译

    彖传 彖上 01. 乾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

  • 眼儿媚(变调)·明月斜扣玉山枕

    明月斜扣玉山枕。春夜不安寝。一杯淡酒,几分愁绪,对镜清饮。 故人又辞东风去,箫语更声喑。落花岂料,暗香仍旧,一语成谶。

  • 周末涨知识:简书人文社科学院精选刊第一期出炉啦

    编辑团队手记:“人文”一词古已有之。《彖》辞据说是孔子所作,中有名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

  • 大象彖歌

    立象以尽意, 得意已忘形, 观象系辞里, 赋词断章行。

  • 文化的起源

    “文化”一词起源于《易经》中山火贲卦的《彖》辞: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彖』语成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nn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