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73826/bda912f68465dea2.jpg)
彖语就是五行说。
彖语是由象数数列1.5.9.13.17对应着金、木、水、火、土形成的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彖语把人的重要器官,时辰,数码,卦象,岁数都组合在里面了,应用的时候形成了自然的辞。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是搞不懂的。所以,即使你用一生的精力读书和学习,也不如认识千字象数彖辞明白的事理多,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彖语成辞的主要原理:
1.对应象数: 1++++5++++9++++13++++17
2.对应器官: 胆 肺 胃 心 膀胱
3.对应时辰: 子 寅 辰 午 申
4.对应卦象: 坤 临 大壮 乾 遁
5.对应年岁: 0 5 10 16 32
6.对应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7.对应生态:初阳 少阳 旺阳 平阳 老阳
8.对应事态:成象 四柱 五行 六合 更新
9.对应关系:生我 养我 我养 我生 顶替
以上就是形成彖辞的主要对应关系。每当五行相遇是,首先要看看对应的东西是什么,然后根据对应的东西来判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且五行又不是独立可以运行的,五行是要受到象数的制约的。所以,当你接触的古文字文章时。一定要会区分象数文字和五彖文字。一般都是象数语言在前面,彖辞语言在其后面。但是,如果要读出古文书写的真相,那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有一定的功力才行的。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山海经》中有一段对西王母的介绍: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以上就是《山海经》书中原文。但是这个原文也是汉语白话的一种翻译原文,不是《山海经》原著的原文。由于翻译者对象数彖语的数字语言无知,所以原文愿意的关键词一个也没有翻译出来。
现代汉语翻译过来的是:《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头饰)
那么,大家已经看出,现代汉语也没有翻译过来关键词的意思。“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这五个关键词,我现在用象数彖辞的数字语言翻译出来,给大家看看:“豹尾”,下肢修长而结实。“虎齿”,虎牙。虎纹曲线优美,牙等于崖,意思是挺拔。在这里特指胸部和臀部发育成熟美观。“善啸”,肃是啸的本字,通“漱”字含义。原意是把喝进去的水又吐出来。啸,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呼吸进去空气又吐了出去,在这里指的就是西王母会开口唱歌。“蓬发”,指的就是盘扎起来的发髻,固定有型。“戴胜”,戴就是指事物浮出、突显的意思。胜,就是指皮肤呈现出来的血色和红润的意思。把用象数彖辞数字语言翻译过来的语句组合在一起就是:西王母的双腿修长而且健美,翘起的臀部和耸起的胸更加使得身体曲线丰腴优美。一张嘴就能唱出动听的歌声,盘扎起来的美丽秀发,更加衬托出那脸上青春荡漾又迷人的潮红…
『彖』语成辞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
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