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高分电影资源分享电影
全国男人都想封杀她,但我偏要挺

全国男人都想封杀她,但我偏要挺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12:40 被阅读0次

    终于坎坷而来。

    一部电影。

    看过的男人,想起妈妈;

    看过的女人,想起自己。

    没看过的,却愤怒高喊“封杀”。

    一部电影。

    与整个国家为敌。

    Sir温馨提示:观影前请备好纸巾。

    因为它的力量,远不止“一部电影”——

    《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

    郑裕美+孔刘。

    两人共同主演过的作品:《熔炉》《釜山行》。

    什么故事能请得动他俩?

    看过剧本,几乎是第一时间爱上。

    郑裕美:当时挺奇怪的,就是感觉这个作品好像只有我才能驾驭。我觉得这是我现在能轻松驾驭的角色。我不需要多加修饰,也不需要减去什么。就是觉得我应该演这部作品。

    孔刘:我从拿到剧本开始就想到了妈妈。

    但他们都同时提到一个词:压力

    故事曾引起举国争议。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位女性初为人母,放弃工作,在社会、家庭、伴侣等层层重压下,患上人格分裂。

    书刚出版就在韩国销量破100万册,先后获总统文在寅、国会议员鲁会燦,以及各路演员实名推荐。

    随后蔓延至整个东亚,女性必读。

    但,马上引起疯狂骂战。

    在男权氛围严重的韩国,它激怒了大部分男性的敏感神经。

    谁提骂谁。

    提起它的女星:Red Velvet的成员Irene、少女时代的秀英……无不受到粉丝的攻击和威胁。

    烧照片的、威胁大批脱粉的,无奇不有。

    △ 图片来自Vista看天下

    高潮,从电影版官宣开始。

    大批男性网民上映前就涌入韩国影评网站NAVER,恶意评分。

    导致网站不得不变更模式,取消映前评分机制。

    甚者,直接到郑裕美个人社交账号下辱骂:

    △ 图片来自Vista看天下

    如今电影上映,已观影观众评分高达9.53。

    网民却只有6.34。

    捧它的、恨它的,站在舆论两极。

    它做错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此前,一名19岁的少年,曾向青瓦台请愿——

    取消电影拍摄。

    他的理由很具有代表性:《82年生的金智英》会助长社会损耗性的性别矛盾。

    一段说出女性之苦的故事,至于加之这么严重的罪名?

    不。

    这完全超出一本书,一部电影能引起的波澜。

    但也是对这本书,这部电影最好的定位:

    它刺痛一个国家长久运行的根基,代表着一个时代觉醒的萌芽。

    你以为的导火索,可能只是一根刺破假象的针。

    1982年,4月1日愚人节,金智英出生了。

    好像她确实是个“愚人”。

    长大的过程,充满疑惑:

    为什么,姐姐向往没有韩国人的北欧?

    为什么,爸爸千里迢迢从英国带回的钢笔,只送给弟弟?

    △ 字幕来自凤凰天使TSKS,下同

    再长大一点,她开始懂事。

    但有些东西,大人还是说她“不懂”。

    比如,奶奶的唠叨:

    她总对妈妈说,要多生几个男孩呀。

    智英想,男孩有什么女孩做不到的吗?

    我也会好好孝敬妈妈啊。

    但说出这句话时,妈妈的眼神里除了感动,好像始终隐藏一些她看不穿的思绪。

    懂事不够。

    孝顺不够。

    乖巧不够。

    那到底怎么做一个“好”女儿?

    这是小金智英当时最大的疑惑。

    幸好,这没影响金智英顺利长大,成绩不错,工作能力突出。

    但她还是有些事想不明白。

    一次部门内晋升,论资历,论能力,同事都觉得这次肯定有她。

    名单公布,意外落选。

    为什么?

    她当面质问同为女性的上司——金组长。

    公司人见人怕的女强人。

    金组长给她的回答里,前半段智英都听得懂:你能力佳,状态好,年轻有为……

    唯独最后一句,她不解:

    ——但你是女职员。

    理由也充分:女职员要结婚、休产假,不仅耽误工作,而且随时可能辞职,公司不敢作为长久培养对象。

    但智英不解的是:你能做到,我怎么不可以?

    鼓起勇气,打足鸡血据理力争:

    “我就算结婚生子,也有自信能好好工作,就跟您一样!”

    傻傻的热情,跟小时候一样。

    这时,上司又露出了与母亲相似的,复杂的笑容。

    她没有解释,只是反问一个问题:

    “智英,你看起来,我很好吗?

    画面一转,好不好,镜头告诉你——

    公司会议,隔壁组长蹬鼻子上脸,工作不谈,上来就一通关于性别的揶揄。

    反击?

    没办法,她的确是“好上司”,但绝不是“好母亲”,“好妻子”。

    争辩不可能改变观念,唯有认怂,用一个笑话化解。

    时过境迁,金智英结婚生子。

    只能辞职在家,专职主妇。

    但渐渐,尿片横飞的生活让她消沉。

    她仍羡慕着那些在职场打拼的小姐妹,认为那才是她心目中向往的“好女人”。

    事实呢?

    那天,她送完儿子去幼儿园,好不容易约旧同事们下午茶。

    却曝出最近一件可怕的新闻:

    公司三楼的女厕,被偷偷装了针孔摄像头,视频正在网上悄悄流传。

    这不是最可怕的。

    发现这一切的男同事不仅没揭发,竟当成乐事与旁人分享。

    直到一位女同事被男友禁止上某间厕所,丑事才得以曝光。

    此时,注意一个细节——

    前一秒,姐妹们还能为憋尿的手段打趣。

    后一秒,默契地低头沉默。

    耻辱、无力、恐惧,因为维权之难,因为除不完的隐患。

    “好”妻子、“好”员工、“好”母亲、“好”女人......

    美妙的“好”,画成了一座华丽的牢,里面的人举步维艰。

    归根到底,她们有做错什么吗?

    没有吧。

    电影从金智英的视角切入,把从小到大的所有懵懂与不解,纯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用旁人的言语和行动按图索骥,白描出那棵名为“男权”的大树下,庞大而纠缠的根茎。

    看完金智英的一生,打破了我们对男权社会的认知偏差:

    它的确牢固地存在着。

    但恐怖,并非因为它的牢固。

    而是它的“无形”

    它悄悄地,如空气一样,生长弥漫在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之间。

    建立着“好”的标准,洗刷着人的意志。

    到头来,你去判断它的对错,反而荒谬。

    无论男女。

    都只是它的笼中猎物。

    下一位出场的主角,是金智英的老公(孔刘 饰)。

    一反女性电影套路,这位老公格外

    他爱她吗?

    爱且深爱。

    婚后,讨论要不要孩子时,他一脸无害。

    使出男神卖萌杀——

    “我会好好帮您的啦~”

    事后呢?

    他的确做到了。

    且事无巨细,体贴温柔。

    带老婆回自己家探望,主动洗碗;

    看家务太多,他机灵打掩护。

    偷偷收拾行李,以便趁婆婆不在尽快带老婆溜走。

    甚至。

    金智英提出想重新进入职场,他也考虑自己请育儿假,分担压力。

    甜啊。

    在Sir看,他完全已经比市面上的“老公们”好上百倍。

    但结果怎样?

    ——通通失败。

    帮媳妇洗碗,妈妈看到,在一旁讲风凉话:

    哎呀,我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

    吓得金智英赶紧解释:

    妈,在家都是我做的

    刚收拾好行李准备溜……

    这边妈妈喊的亲戚朋友到了,又一轮斟茶递水。

    智英终于崩溃了。

    对着丈夫一大家子,说出心中大实话。

    对面回应:这孩子病得不轻啊?

    更别提育儿假。

    丈夫回公司了解政策,谁知马上被同事劝阻。

    曾经请过育儿假的男同事都去哪了?

    要不被炒,要不就没升职过……

    不现实。

    不仅老公。

    在《金智英》里,你似乎找不到一个真正歹毒的反派。

    例如,看上去最“可恶”的婆婆。

    孔刘的母亲。

    她是坏吗?

    不,她只是遵循“规则”

    比如,当自己的女儿赶到家,想帮金智英做家务时。

    她马上阻止:

    坐着,你又不是在婆家

    这句话背后什么意思。

    是她偏爱自己的女儿吗?

    不。

    她在说:在自己家可以不做家务,但到了婆家,你也要做,这是规矩。

    女儿,媳妇,一视同仁。

    再比如,那个从小“偏心”的金智英父亲。

    钢笔,只送儿子。

    买回一箱补身的中药,也只给儿子。

    金智英的妈妈不干了,质问他为什么只买给儿子。

    父亲一脸懵逼。

    注意他说的理由:

    怎么回事

    金部长的儿子开了家中医院

    我就帮衬了一箱

    父亲帮衬父亲。

    儿子帮衬儿子。

    这是他工作环境中最常见的现象,也是这社会最习以为常的人情交易。

    哪里不对了?

    再看他的神情——

    你看到什么?

    面对妻子哭天抢地的崩溃,Sir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麻木

    类似的表情与台词,电影中多次出现:

    女人就是要嫁人生孩子

    一个人做六七个人的饭都只是随便吃吃啊

    家里至少得有四个男的

    他们错了吗?

    至少,他们自己没有认为自己错。

    说这些话,也没有附带任何恶意。

    他们只是一群跟随那个巨大滚轮的辙印,亦步亦趋走到今天的盲从者。

    但Sir也注意到,看过《金智英》的观众里,大多都做过同一个动作:

    既然没有反派,为谁而哭?

    哭,因为它太残酷了。

    残酷在,它无死角地为你展示一个完全没有出口的密闭空间的窒息感

    残酷在,你满腔愤怒却找不到一个靶子去释放和发泄的无力感

    出口在哪?

    这是故事必须解决的问题。

    原著小说,提供了一个暗黑的结尾——

    精神病。

    用病态去对抗这个病态的世界,是唯一答案。

    而电影则要“温暖”许多。

    Sir最动容的,是电影中孔刘和郑裕美的一场对手戏。

    老公和老婆摊牌,告诉她(可能)患病的事情。

    他给她看了一段老婆“鬼上身”的视频。

    视频里,她叫自己的老公“女婿”,连声音神情都变了。

    两人的表演都极为动情。

    尤其孔刘。

    面对妻子的无助,拼命掩饰自己的担心——

    先是面部抽搐,然后重重地咽了一口口水。

    没有说话。

    继续摆出聆听姿态,但眼眶已经红润。

    对方进一步追问,他开口瞬间,眼泪几乎同时涌出。

    目光闪烁,不敢直视。

    但让Sir更感动的,是他们当下的反应。

    不约而同,两人第一个想起的,是对方

    对方的隐忍,对方的付出——

    - 你一定很辛苦吧 哥哥

    - 我总是觉得你是因为和我结婚,才生病的……

    感动之余。

    也暴露了这对最中心的受害者,一直以来的潜意识。

    他们为太多人活着了。

    为伴侣,为家庭,为兄弟姐妹,为公司同事……

    却很少为自己而活。

    这正是电影为我们指出的出口——

    自我觉醒。

    Sir注意到,一句台词在电影中反复出现: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讽刺的是,说这句台词的,反而都是老一辈。

    他们意识到了时代的发展。

    但无法逃出过去的牢笼。

    金智英是改变的开始。

    她在电影中有个隐藏的习惯——

    说话总说一半。

    压抑着她心中真正的想法。

    老公关心她手腕伤势,她岔开话题,说医生很奇怪:

    老公让她多休息,她也不诉苦。

    而是用一个反问带过:

    改变,从她患病开始。

    别忘记一个细节:

    金智英患上人格分裂,她分裂出的是谁?

    不是别人。

    正是她的母亲。

    让她患病的,正是金智英内心长久压抑和碰撞的AB面。

    A面:传统对自己的压抑;

    B面:自己内心压抑不住的觉醒。

    看她发病时说的话:

    母亲上身,第一时间关心的是女婿的身体。

    而没发病时,她终于可以抛开那个A面。

    大胆展示她的B面。

    说话,更狠了,也说到底了——

    甚至,她把心里的话告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后代。

    尽管孩子不一定听得懂。

    但她说得比什么时候都坚定,从容:

    她逐渐活出了自己。

    正如原著里最开头的那四句序言:

    你们可以对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

    我却再也沒办法继续忍气吞声

    可是我只有变成別人,才能为自己说话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的确,电影软化了原著的种种绝望。

    《82年生的金智英》称不上什么传世杰作,有些电影的技法也略显青涩。

    这是一部现实意义大于电影技法的作品。

    软化,不外乎它要传递最普世的一种情绪——

    希望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

    在2017年的统计里,韩国针对女性的犯罪案件高达3万件,比江南站杀人事件发生的2016年(2.7万件)增加10%。

    亚洲经济

    2017年男女雇佣率分别为71.2%与50.8%,相差20.4%。在工资方面,2017年男女员工的工资差距为34.6%,在OECD34个成员国中排在首位。据2018年的调查,韩国100大企业的高管共有6843人,其中女性有216人,仅占3.1%。

    KBS WORLD

    面对现实的水深火热,我们可以要求的不多。

    希望在哪?

    很简单。

    有人能讲出当下的这些故事,并持续有人坚持讲着这些故事,足矣。

    或者,再贪心一点。

    我们还可以“做梦”。

    通过电影,未来或许是这样:

    有一天。

    你给你的女儿,你的孙女,外孙女……说起金智英的故事时,她们的反应可能是——

    “原来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啊。

    而不是——

    “这完全就是我的遭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国男人都想封杀她,但我偏要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ns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