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飘香瓜田
(1)史上最狠的骂人诗词

(1)史上最狠的骂人诗词

作者: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21:21 被阅读0次

    文人骂人,应该是有学问的:既能一针见血,也能高雅优美。

    特别是诗人,骂起人来,将骂人的话,写在诗里,让你哑口无言。而且,骂人不带脏字。

    下面,就来见识一下:什么叫骂人的最高境界——十首古代骂人最狠的诗,总有一首,让你大开眼界!

    骂“贪”: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元.佚名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译文: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    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赏析:

    这首小令,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以及一系列的巧妙比喻,淋漓尽致地:嘲讽了世上——那些贪婪成性的猥琐人物。

    起首三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夺泥燕口”:春天燕子筑巢的时候,是靠着小小的嘴,一口一口地衔来泥巴、树枝、羽毛等,一点一点地堆垛起来。

    而一口泥,大约只有人的小指头蛋大小。

    一只巢,也不知道:需要燕子,风里雨里,飞多少个来回,才能筑好。

    可是,这个人,却丝毫不怜恤这小小生灵生存的艰辛;更不嫌弃:它们口里,那一点点泥的微不足道,硬是从它们口里,夺下一口口泥来!

    “削铁针头”:其实别说针尖,就是一棵针,掉在地上,人们也得寻找半天,才有可能找到。

    可是,这个人,硬是能从针头上,削下一块铁来拿走!

    “刮金佛面细搜求”:佛教寺庙里的佛像,大多是泥塑或铜雕,表面局部、或全身镀金。

    佛,既是彻底悟道者,又是能救济诸难、普度众生,是佛教中的膜拜对象。

    然而,在这个人眼里,佛像,完全没有了这种神圣的意义。其所有的价值,只在于佛面上,那一层薄薄的镀金。

    他,可以全然不顾:对佛的冒犯与亵渎,只专心于——用刀,小心地刮下——佛面薄薄的金层。

    接下来,“无中觅有”一句,是对前三句的总括:“无”是一般人眼中的无,“有”是这个人寻觅到的有。

    他,总能在别人,都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可揩之油”“”“可拔之毛”,让人,无法不佩服——其眼光的精到与尖锐。

    五六七句,用三个逐步深入的意象,继续挖掘贪者之心:对一切——都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

    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

    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性和贪婪。

    结句精警,抨击有力。所谓:“老先生”者,实指:元代的各级官吏,本该称:极尊者。

    这里,却有的——尽是讽刺、反话正说、干净利索、却又幽默、而揭露有力、极富戏剧性。让人,惊讶到: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整首小令,显言直说、明白如话、却又潜藏着:精心的艺术加工;并且,巧妙运用了:夸张和博喻手法。是一首以俗为雅、俗而有趣、俳谑曲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将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六种事物,罗列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妙的讽刺效果。

    正因作者,是:板起面孔、正经八百地、将这些事物罗列在一起,所以,才具有了:不攻自破的荒唐特点。

    但动词:“夺”、“削”、“寻”、“劈”、“刳”的选择、运用和六种比喻排列的工整,以及口语的通俗得体,又显出:作者造的苦心经营。

    全词,遣词造句,是:经过精心挑选、安排的。然而,它给人的整体感,却是平白浅近的。

    它,更像一首民谣——于嬉笑怒骂间,对当时:贪婪无度、黩货病民的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进行了深刻、而又尖锐的揭露和抨击。

    全词:生动形象,入木三分,讽刺效果,却是非常的强烈。

    创作背景:

    此曲,流行于元代,为:讽世讥时之作。

    元代朝廷,不给地方官吏,发放俸禄。因而,掠夺百姓的财富,便成了大小官吏,谋钱发财的必然途径。

    此曲,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作品。

    (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史上最狠的骂人诗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q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