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留学生:书到今生读已迟

留学生:书到今生读已迟

作者: 无音1802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08:05 被阅读0次

DAY 116 周三,晴

昨天那杯咖啡很猛,凌晨四点还睡不着。

今天给自己稍微放假,整理了一下书单——我看过的书。当然,这个书单肯定不全面:网络小说没有统计,一些印象模糊的没有统计,一些中小学必读之类的也没统计,也包括杂志等等。毕竟,如果把《读者》《意林》《科幻世界》《格言》《博物》等等这些老铁算上,那大部分人的中学应该还是过得还行?

自上大学那年算起,看了215本。

这个数字算多还是算少呢?

感觉不少,平均下来一年有二十本。然而,前段时间认识的一位老铁,他说他大学期间看了200+,媒体说俞敏洪大学看了800+……之前我也自以为自己看得不少,实际上和周围认识的人比,是不及很多读书大牛。当然,读书大牛一般是因为身处研究岗位或者博士之类的,读书本身就是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此外,本人比较不喜欢电子书……

当然,数字是模糊的。一个月两本,一年看二十四本。那看二十四本的人会察觉自己和那些一年看三十本的人的区别吗?这个我存疑。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和那位大学期间看了200+的老铁相比,我自认在对非工作领域的洞察上不如他。这种洞察不只是单纯复述书本知识点,而是“能进去、能出来、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这个大学期间看书100-的人,确实差点意思。我能提供建议,不过比较一般。

当然,去年“读书博主”火了一阵,之后又被批评制造知识焦虑。只是堆积数量,看起来就像在游戏里刷怪。读书是个人化的事情,个人化的东西又怎么能被量化呢?如果真要算“阅读量”,刷视频的在座各位,一定完爆那些说自己一年700本的家伙。

就我自己而言,虽说每年二十本上下,数量没什么变化——目前尚未转换成研究学者。但阅读“质量”而言有好几次提升。换句话说,对于“阅读”的理解,是在不停迭代的。

第一阶段,就在校期间,算是比较混沌,什么都有兴趣。在当当网上,把各个分类排名前十的书都整了一些,同时也在各个他人推荐书单里面挖财宝(知名公众号、知识大咖等)。

第二阶段,大概是大学第四年,有一定读书量和社会生活经历,觉得前面所学驳杂,开始希望通过一些途径,整理出个人知识框架/体系。

第三阶段,由于时间的关系(其实是知识面越来越大了),开始会挑选一些书来读。比如大众流行的东野圭吾/村上春树/莫言/金庸/余秋雨/贾平凹……基本都没看。同期开始做一些深度阅读,包括但不限于章句评述、全书读后感、和他人交流思想。

第四阶段,算是“找到”了自己灵魂的核心?依托于这个核心,将之前的阅读书本如砖块般垒砌。

第五阶段,……(暂时还没出现)

到如今,便开始能察觉到“阅读对人的影响”。比如说一个人一年看十本,另一个人一年看二十本;他们当下有差别吗?没有。但这个事情加上时间这个变量,差距就会被放大很多倍,那些存储的知识会不断被咀嚼与研磨,释放出营养。

就好比我大学看了一百本,另外一个老铁看了两百本;在刚毕业那会我俩是无差的,知识的堆砌并不会产生智慧。但是经过十年的发酵,大基数会为同样努力的人提供更多的回报。俗称,从小打好基础/复利。

目前,买了但还没看的书,有一百多本。加上看了的书,大概也凑不齐400这个数吧??

想想人生也蛮可怜,三十出头,才看了400本,一辈子也就1600本。怪不得大文豪会嚎啕大哭,一辈子能看的书只有4000本。书到今生读已迟!

说回,我是如何理解阅读之路的?

如果说要堆积数量,我大概也会和那位文豪一样蹲墙角流眼泪。不过读书是为了什么?大概是一种灵魂修炼吧。

玄幻小说里总是会强调肉体修炼、气息修炼、灵魂修炼。其中后者是最难的,难处在于灵魂“无踪无影”。在“灵气复苏”之前,淬炼灵魂的便宜法门,大概就只有读书吧?经历他人的故事,就好比投身一次不用喝孟婆汤的轮回。

如果从某个意义而言,读书都是在给灵魂积淀养分和灵光。既然今生读书迟,那是不是可以给下辈子先做点准备?

“我想做个好人”

“看书啦,下辈子还有点机会”

相关文章

  • 野风札记

    书到今生读已迟。

  • 书到今生读已迟

  • 书到今生读已迟

    主讲:杨钧岚 宋代黄庭坚中进士后,就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那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

  • 书到今生读已迟

    袁枚曾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早晨赶早去崇德楼取东西时,偶然看到每间教室里都有着斑驳的人影。或模拟讲课,或练习书法,...

  • 书到今生读已迟

    林清玄有篇短文《嘴里芹菜的香味》,抄录于下: 谈过轮回,我再说一个故事,这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大诗人黄山谷的亲身经历。...

  • 《感悟》

    学识本是前世事,书到今生读已迟。 莫负闲时读诗书,许你来生见智慧。

  • 南怀瑾老师讲述:书到今生读已迟

    小时候长辈就说读书要入藏。后来学佛了才理解到,是要读入阿赖耶识,藏识。你能入藏的话,不但一辈子不忘记,下辈子也不会...

  • 关于记忆之读书《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我们这一代从记事起,读书成了第一要务,似乎也成了一等的苦差事。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是,三...

  • 分享:写作语言的技巧

    古人讲“书到今生读已迟”,讲的是“天赋”。天赋当然需要,但文字的能力是可以练习的。而其实,文字也如功夫,有“幼功”...

  • 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我上学晚,读书就更晚。从小学到初中,由于条件有限,除了课本和小人书外,几乎没有其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学生:书到今生读已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q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