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悄悄火了。
它记录了,一群18岁左右的男男女女。
他们背景出奇地相似,都是90后,来自偏远地区,初中毕业,甚至是没毕业,就来到这家工厂打工。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叫杨鹏的小伙子。
他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割破了手。
可他根本不敢休息,只在车间的休息室简单贴了个创可贴,就继续工作。
为什么?
因为在流水线上,一个人停下,后面的人也会跟着停摆。
而且,休息占了上班时间,要罚钱。
为了微薄的薪水单不要更难看,再痛也要忍。
他们每天8小时,不停地重复着体力劳动。
到了该下班的时候,主管一声令下。
不管你愿不愿意,还要留下来加3-4小时的班。
在这里工作,人就像机器一样,只是被资本控制、剥削的工具人。
01
如今的年轻人,一有什么沙雕、躺平的发言,微博、抖音上就各种轻飘飘的玩笑,“要不咱就进厂吧。”
可工厂的工作就真的简单轻松吗?
没有人知道,在国外的时候我曾经阴差阳错在机械厂打过一阵工。
在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真实的人间地狱。
不要以为不需要学历技术的工作就多么好干。
往往这些只需要出卖纯体力的工作强度更大,更加折磨人的身体和精神;
更加残酷。
如果说,这里的工作让人劳累厌烦。
那么,这里的人际关系则更加令人内心发怵。
底层的人一般认知短浅,素质低下,缺乏对人的尊重。
工厂的等级森严,层层压迫下来,对于比自己更弱的人,人性的恶更加四处蔓延、肆无忌惮。
当面各种吼骂,背后各种捅刀子是常态。
如果你初来乍到到一个部门,被老员工抱团欺负排挤,更是常见。
像上文的杨鹏,就被老员工们抱团排挤到了最累、钱最少的车间。
这种无声的软暴力,更是让人无处发泄,投诉无门。
在这样的环境一直呆下去,人也渐渐被异化。
就这样,迷茫呆滞地走完一生。
02
我接触过的几乎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后悔当初没有更加努力读书。
如果,当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那么一定会拼命努力考个985/211,考个研。
拼了命也要上名校。
因为这能让我们进入社会的起点完全不一样,帮我们规避掉很多人生的磨难。
更不用说,社会上这些初中都没毕业就早早出来打工的人。
因为听信很多人说,当大老板的都是没读什么书的人,高学历的人都是给他们打工。
也受不了学校的管制,就早早出来享受“自由的世界”。
后来才发现,“读书再苦,也苦不过生活。”
只有亲身经历过生活的毒打,才发现,学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松的事情。
不是说学历高就一定能让你大富大贵,高枕无忧。
而是说,很多时候,一纸好的文凭,能够帮助你托底,不至于跌入什么样的人生。
高一点的学历,哪怕是大专,也可以让你有进入办公室的权利。
所见的世面、接触的人群,发展的前景……都完全不同。
学历带给你的,是更多的人生选择。
就像很多人会发现,小时候那些在学校里横行霸道、随意欺侮他人的校霸们,其实长大后都成了过早进入社会的混混渣滓,在社会最底层打转。
而经常被欺辱的老实学霸们,却可以凭借读书,跃入完全与这些人无关的阶层,实现逆袭。
演员黄渤也说,你弱的时候,身边全是坏人。
不吃读书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纪录片里这些厂哥、厂妹们都曾相信,读三年书,不如闯一年江湖。
后来却又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收起幻想,放下尊严。
03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主动交了白卷。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
但学历不高,再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她的打工之路异常艰辛。
发出了“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2008年交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
高考后他四处辗转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
为了生活,他睡过公园旁的长椅,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那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曾经湖南卫视的王牌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将很多城市富裕家庭和乡村贫穷家庭的孩子交换生活。
往往,那些娇生惯养、嚣张跋扈的城里孩子,在去穷乡僻壤的大山深处转了一圈,回来后就脱胎换骨,仿佛变了一个人。
不想读书,觉得读书辛苦?
现实的生活会直接打脸,告诉你,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对有些背负着沉重生活负担的人来说,学习才是摆脱苦难的唯一途径。
尤其现今的社会,人生的容错率很低。
往往年少时在关键的几步上走了弯路,人生就再也回不到正轨。
王小波说,生活本就是缓慢受锤的过程。
点个赞并转发,希望我们所有人,就算要受锤,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下锤打延迟地慢些、再慢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