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
禹,又称大禹、帝禹,夏禹。和前面几位帝王一样,是中华始祖之一黄帝的后代,颛顼的六世孙。
提到大禹,想必知道他的故事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大禹治水”这四个字。如果说这是大禹的“作品”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是他的成名作。
那么,大禹治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诸位且听我道来:
传说在帝尧统治时期,人间又发生了一次大洪水,这次的洪水如同猛兽一般,又仿佛如天河之水从天上倾泻而下,挡都挡不住……帝尧一看,心里焦急不已,急忙召开大会商讨对策,可是众人都不是干水利工程这一行的,去了也不会,说不好还会弄巧成拙。所以,商讨了半天还是只能干着急。这时,有人站了出来,别误会,这里不是“毛遂自荐”,而是向帝尧举荐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没错,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禹的,父亲——鲧。记住,这里还不到大禹上场呢。然而,“众望所归”的鲧却是个搞建筑的“工科男”。他采用了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然而,这个方法非但没有凑效,水反而越淹越高,鲧治水历时九年,最终也未能平息洪水灾祸。而据《山海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大意就是鲧窃取了天上的“息壤”来治理洪水,却被天帝叫来的祝融杀死了,然后鲧生下了禹,最后禹成功的治理了洪水,定九州。
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大禹从鲧的肚子里出生后被帝舜任命为治水官时所为。
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美丽的神奇的故事,充满着朴素的神话色彩。而这个故事反映的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还有的,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著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人定胜天的伟大斗争精神。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要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希冀。
前面提到,大禹又称为夏禹。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中国第一个可以称之为王朝的朝代,或者说国家——夏朝据说就是大禹所创立的,而他的儿子启是第二位夏王,也是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第一人。
下章也即将讲到禹的儿子启的故事,敬请期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