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梦外桃花源

作者: 秋水__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08:42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作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每到桃花盛开的时节,听鸟儿们欢快地鸣叫,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欢喜,也满是无比的惆怅。

            我依稀记得,第一次游桃花源,是在零六年的冬天。落英缤紛的桃花自然见不到了,我们从正门的牌坊进去。沿着蜿蜒的水泥路缓缓而行,到了一个类似博物馆的地方。里面摆放的都是些耕地用的犁、耙、锄头之类的用具,当然,也有水车,风斗,石磨,以及臼米用的制茶用的各式工具,一样一样看去,费了不少时间。

          小憩片刻之后,从桃花山山脚处拾阶而上,满目的松柏依旧常青,即使是在草木凋零的时节,也是郁郁葱葱,夹杂其间的竹子也绿得可爱。因是淡季,前来游玩的人寥寥无几,半山腰的擂茶馆早已人去楼空,导游开始介绍擂茶的由来。

          据传,它是东汉大将马援征五溪蛮时发明的。土家族则称擂茶为“三生汤”,有两个出典。一是因为它是用生茶叶、生姜、生米加水研捣烹煮而成,主要原料是三种,所以叫“三生汤”。

          还有一种说法称“三生汤”的得名和三国时蜀国的张飞(而不是东汉的马援)有关,说张飞有次率士卒过武陵壶头山,因瘴气太盛,许多士卒都生了病。当地一位民间老医生献秘方擂茶给众人喝,很快大家病都好了。张飞说,真是三生有幸。擂茶因此叫“三生汤”。

          明代朱权著《瞿仙神隐》,具体记载了擂茶的制法:先将芽茶用汤浸软,加熟芝麻擂细,再加川椒末、盐酥油饼,入锅煎熟,再加栗子片、松子仁、胡桃仁,和水煮,即成擂茶,比现在的做法要复杂些。相传明代刘基写的《多能鄙事》一书,也有类似的记载都比现在的做法复杂。

            而湘西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

          走走停停,终于到达山顶。树木掩映下,红漆的亭台之上的“天府阁”三个字格外醒目。登楼远眺,远处的桃源县城尽收眼底,天气好的日子,斜阳西下,便可以看到江上的白鳞洲洲尾闪耀着三个太阳,两个在水中,主次河道各一个,另一个在天边,这就是有名的“三日同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后来,我去看过阳朔的山水,游过漓江的夜市,也去过那里的桃花源,小桥流水,花海如潮。然而我一闭上眼,就会进入我梦里的桃花源。

          立在小巧的乌蓬船上,撑一支长蒿,沿着潺潺的溪流而上,袅袅升起的水雾里,桃红的花瓣汇成花海跌入眼帘,再一抬眼,便是那十里桃林。草木葱笼,落英缤紛,在漫天的花雨里穿梭,无边无尽,空气里弥漫着花草鲜美的芬芳。我徜徉于花的海洋,沉醉不知归路。

          桃林尽头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前后几座楼之间筑有长廊。修竹掩映下的黑瓦木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花窗镂有"双凤朝阳"的图案,古朴而秀雅。

          我推开那扇花窗,便从梦中醒来,一时弄不清身在何处,今夕何夕?浮华三千,终是黄梁一梦!

    图片来自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里梦外桃花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vn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