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从先师孔子立坛而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从《论语》及《中庸》等来看似乎并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依托,圣人之言即是道,遵行言传身教之原则,无非是立身之本,如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即常言之明德。而《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以认为是儒家对人才的要求的标准或者讲是教育目的。由此可见,儒家教育重点就是德!于是便有了疑惑,专业人才如何培养?莫非全靠个人进修?或者以兴趣为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面所说古代教育之目的,可理解为在于修身终至于平天下,在于革新的人观念,并达到最善。这一点是说个人修行为基础达于兼济天下,即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由此可见,在先师孔子之时的教育,侧重于德的养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