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是为了给将来的成功做铺垫,但很多人读了数不清的书却离成功依然非常遥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读经典的书,并且不理解这些经典内容背后的内涵,就更谈不上如何运用其来帮助自己的成功了。
我曾经一年读了超过300本书,但当中的经典书籍寥寥无几,读完这些非经典书籍后更觉得无助,越读越迷茫。
幸好后来,我在《论语》当中的“尧曰”篇找到了以下三种成功的智慧,这让我受益匪浅。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是指“不知道天命的人,是不能成为君子的”。那“天命”是什么呢?
“天命”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规律”,我们每个人都是没有办法逆转自然的规律的。
比如人的生老病死就是一种天命。虽然从古至今都有人想长生不老,但是他们的愿望都没有实现。
可见,人再厉害,也是抵挡不了天命的,不然肯定会以失败告终。所以我们要想取得成功,是不能违背天命的。

2、“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是指“不真正理解一个人说的话,是没办法了解这个人的”。
我们很多时候和人接触,都以为很了解对方,但这往往是错觉。
我之前在一个学习社群认识了一个叫徐振的小伙伴。每次见面时徐振的话都不多,问他什么意见都说好好好,所以我就以为他是一个很内向的人。
最近我在另外一个学习社群的活动中再遇到徐振时,发现他和当中的几个人特别能聊。那一刻,我觉察到自己之前的预判原来是错的。
于是,我好奇的问他为什么在之前的活动中很少说话,他回答说是因为之前的话题是他不感兴趣的,而且我们说的有些观点他并不赞同,只是碍于情面不提反对意见。
那一刻,我才领悟到原来自己之前并没有听出他真实的想法,所以难怪会错认为他是一个内向的人。
可见,“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善人是富”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原意是指“周朝有一著名文献为《大赉》,里面编写了周朝开始立国时候的重要思想,而这个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富’,既是说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善人才是富足的。”
“善人是富”延伸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可以理解为“做一个善人,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富足的人,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之人”。
很多人理解的“善人”就是捐钱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对别人好,这些都是善行。
我的经验是善念和善行越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就越多,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
所以,做一个善人吧,满满的你就会成为一个精神富足的人了,离真正的成功也就不远了。

以上三部分内容是《论语》“尧曰”篇教会我的三种获得成功的智慧。当我们能做到“不违天命,知言知人,成功离我们不远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