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校来了一批城里老师,一些民办老教师仍然坚守岗位,而年轻的则离开了。这些城里人除了时尚的打扮、会说动听的普通话、会流行的歌曲、舞蹈外,其他方面和这些村子里的老师相比,不是那么接地气。
城里老师讲起课来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声音如涓潺的细流,而我们同村的老师则像粗旷的原野,大喇叭扩音器一样。但乡村老师会很多城里老师不会的,比如教室里的炉火。
每到寒冷的冬天,教室里都会生炉子取暖,和炭生火对这些乡村民办老师来说都是轻车熟路。一到冬天,学校买来好多煤渣,学校的老师们都一起来和炭。两锨煤一锨土的比例加上水和成稀糊状,然后摊在地上,做成正方形,一块一块地晾在操场或各班教室门口旁边的空地上。晾得差不多了,我们和老师又一块一块地搬到教室的后面码放整齐。
每次用炭的时候,老师又一块一块地敲成小碎块,再加些我们从家里带的玉米穗一起生火。生着了火套上铁炉圈,又在炉子上坐上个尺四锅或大茶壶,里面倒满醋来熏醋。城里来的老师,每次都要请教老教师来帮忙生火、封火。
在五年级时,我记得班里来了个姓程的电机厂的老师,有一米六二左右,白白净净的,五官特别精致,声音非常细,一遇到问题着急了还会哭,来了没多久就被调走了。
后来上了初中,教室就没再生过炉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用了蜂窝煤,和炭的事之后也很少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