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语文和英语依然是最喜欢的,最怕的也是数学老师。说来奇怪,男数学老师都是老头,脾气也好,就是爱提问,爱让学生上黑板做题,我毫无悬念地总被点名。女数学老师,年轻气盛,脾气火爆,也爱点我回答问题,好是苦恼。所以我尤其喜欢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他们一般不点我,但我主动回答问题。毫无疑问,高中又是语文和英语课代表。
高一时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是夫妻,一个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兼年级组组长,数学老师比较清闲,没事就替语文老师管理我们,听我们背书,看着我们写作业。这个语文老师,斯斯文文,说话特别好听,讲课喜欢引经据典,细致入微的一节课经常备课好长时间,还做了很多笔记,她从来不留多余的课外作业,没事了就让我们看喜欢的课外书、报纸之类。下雪天她和数学老师在体育课时带着我们一起打雪仗,遇到冬至之类的讲究日子,还会给我们蒸鸡蛋羹,和我们一起包饺子。数学老师话比较少,但也爱笑,对同学们既严厉又可亲。上了高二分了班,数学老师就不再代课,专心做了年级主任,语文老师成了年级语文组组长。
后来来了个胖胖的男老师教我们语文,同学们都叫他金刚。从此与这个老师有了不解之缘。当他第一次走进我们的教室时,大家都笑他胖乎乎的。他满脸堆着笑,憨态可掬,连声音里都是甜柔的笑声,一笑小眼睛被满脸的肉挤压的更小了。他写得一手娟秀的板书,讲的课比较有吸引力,生动活泼。
第一堂课讲的是《沁园春·长沙》,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词,从他的课堂,可以领略到非凡的伟人气度、博大的胸襟魄力、崇高的精神境界。从他的为人做事可以从中获得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大方向。
这节课也开启了对语文老师的崇敬。从小就深受父母影响,对毛泽东也是充满了崇拜,从我记事起,萦绕在耳畔的就是有关伟人的事迹和歌曲,妈妈对它们如数家珍,我也百听不厌,以至于别人问我的偶像是谁,不假思索地回答“毛泽东”,他们对我嗤之以鼻,我却不以为然,但从此他们给我起了个绰号“毛毛”。
虽然金刚的课讲得不错,但课堂回答问题的没有人主动。一到回答问题,教室里就鸦雀无声。看着大家把老师晾在一边,我总是忍不住地举手,以至于在他的示范公开课上,就经常点我名回答问题,对于我这个小助手,老师也格外照拂,不止因为是课代表。
这也许就是语文成绩好的缘故吧。他经常在课堂上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发给我们同年级的同学们传阅。每当在办公室帮他批改作业或试卷时,他都要对其他老师把我夸赞一番,尤其是对教过我的老师。
下午活动时间,我尝尝拿着《古文观止》去找他讲解,他总是不厌其烦。有时周末没回家,嫂子做好饭后他就让他弟弟(也算和我是同学)叫我去他们住处(学校里的教师住宅楼)吃饭,然后骑着他的摩托车带我和他弟弟去街上买东西,有时候他也带我们一起去食堂打饭,也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喊他大哥。
不知是对语文的喜爱还是对老师的崇敬,语文成绩每次都是最好的,高考时,语文成绩又是全校第一,和整个市区的最高分差两分。老师也因此获得学校奖励——去山东日照旅游,后来升了年级组组长、年级主任,现在就职于教育局。
高中毕业时,他送了我一套世界三大短片小说巨匠的书,据说是他大学时买的。高中毕业一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他是唯一被同学们邀请参加的老师。也足见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
时至今日,我们还保持着联系,因为离得也近,过年的时候总要约着去聚聚聊聊天。而高考的语文成绩却成了他的谈资,在他后来带过的几届学生中都知道有个我的存在,我的弟弟妹妹恰巧也在他的班级,说他经常把我当典范,自然弟弟妹妹也深受老师喜欢。
学生时代里,遇到过很多脾气秉性各异的老师,但惟独喜欢所有的语文老师,对英语老师也是喜爱有加。
高中时期有三四个英语老师,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两个女老师,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二三十岁,她们讲课都细致入微,讲解透彻,非常耐心,可那个时候,老师们都只注重分析词法、句法、翻译什么的,所谓的应试教育之法在她们那发挥地淋漓尽致。但还是要感激她们,让我们夯实了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