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林,河南省郸城人,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和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特聘教授,清华美院山水画高研班特聘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艺委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获得者。 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军美展、北京国际双年展、国际造型艺术展、法国卢浮宫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多次举办个展和联展,在国内外获得好评。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江苏美术馆、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荣宝斋美术馆、厦门美术馆、洛阳美术馆、高剑父纪念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张东林在2007年“百家金陵画展”中以《泛区故道》获得金奖,2012年国画作品《即将失去的绿茵》入选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尚志县传说》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军美展。这充分说明,他的细密山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画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细密山水又称作工笔山水,和言简意赅的写意山水除了在艺术特色上的区别外,在画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异。细密山水更加强调创作的程序与步骤,追求一丝不苟、巧密精细的风格。
传统山水画,不论是写意型还是细密体,其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临摹和写生积累经验,为创作做准备。初学山水画,临摹非常重要。在临摹过程中,掌握前人总结的一套程式化语言。绘画中的笔墨、章法,类似京剧中的唱念做打,带有强烈的符号色彩和有严格的规范。这种程式化的语言承传着历史沉淀的审美情趣,有它自身无可替代的美感。但是,由于和当下的社会现实距离遥远,往往使年轻人产生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生疏感。如果没有一定阅历或对传统文化缺乏理解,也很难真正感受到其中的美。学习传统绘画经过了临摹阶段,掌握了前人的方法之后,必须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在描写真山水的过程中,加深对古代典范作品的理解,将前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形成有自我面貌的艺术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