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林川悬疑档案(结语)

作者: 作者韩兮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0:37 被阅读3次

关于《林川悬疑档案》的几点说明

经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这个系列不写下去了?

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绝对离不开一个懒字。

人之所以懒,往往和没有动力有关,所谓的没有动力基本就是看不到希望,所以,如果有读者再问我为什么只写了四部,我会说,因为我看不到希望,简而言之,这是一部扑街的作品。

对于任何作者来说,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最终是个扑街的结局,但事实摆在面前,你是不能不承认的。

《林川悬疑档案》是我第一次写悬疑小说,那是07年的时候,到了08年底,《戏梦》,《猫冢》,《死誓》和《冥配》就全部写成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人问我写这个小说的动机,也就是源始,现在我真的回忆不起来了。

一般来说,我写一个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大体上会有一个冲动,而冲动往往来自于我当时看过的一个作品,觉得人家好,认为自己也能写一部类似的。比如说我写的第一部准长篇小说《一个处男的二十四小时》,便是仿照了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但林川系列显然不是这样的,更多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我的个人体验。

亲近的朋友知道,我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本身是学编剧的,所以写小说这件事有两个意义,一是为了消遣,二是不得已而为之。

先说消遣,客观来说,我剧本写得比小说强,节奏感,画面感,以及故事的逻辑完整性,都比小说强些,而小说所需要具备的描写,对话,其实都不是我的长项。

剧本和小说有个极大的不同点,小说写完了,它是成品,剧本则不同,它必须拍摄出来成为一个影视作品,我们才能说它实现了价值,所以,剧本永远算是一个半成品。

拍摄就需要资金,从我的为人处事,人际关系来看,这是件挺麻烦的事情,这样一来,剧本就始终处于半成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写个小说消遣一下还是好的,毕竟读了那么多书,心中也有创作的欲望,无论好还是坏,也算是做出成品了。

由于网络电影的出现,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编剧,那感觉就象是雨后的春笋一样,突然身边的所有人都是编剧,这让我十分地惊讶。

编剧入行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搞原创,这是最难的,因为把自己的项目推出去,或者你很有钱,或者你很有关系,真正好的原创作品,其实大多数都被人看不起,原因很简单,你没名气,影视这圈里,名气比什么都重要。

原创剧本无法推荐到制片人或资方手里还是好的,最可怕的事情是,被剽窃,这在影视圈里的例子太多了,没有钱没有署名,所有的辛苦都付之东流,打官司,漫长而且很难打得赢,因为所谓的剽窃,人家也会改动一二的,那么取证就很困难了,所有搞原创的编剧恐怕都无法耗得起这个精力。

第二个途径就是接活。

接活对于一般编剧来说,其实是件好事,至少能够有饭吃,当然,我说的有饭吃是指派活儿的人是个讲信用的。

我们常说,一部影视作品中,剧本最重要,一剧之本吗!但事实上,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编剧便成了这个行业中最容易被伤害的工种,相信大家也经常能看到一些编剧维权的事情,接活写了剧本,拿不到应有的报酬,这种事太多了。我可以明确地说,凡是接活的编剧,合同中的尾款基本都可以不考虑,至少百分之六十编剧的尾款是拿不到的。

在我的印象中,八十年代之前,编剧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时编剧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所以,没有人会黑了编剧的钱。自从民营影视公司出现后,看似越来越繁荣的影视市场中,鱼龙混杂,便开始有人惦记编剧的这点钱了,这个原因很复杂,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拿不到钱是一方面,接活的编剧遇到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其实外行领导内行这件事,也许在各个行业都存在,按理说,既然它是普遍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事实上,普通存在的事情就真的一定合理吗?即便它存在是合理的,但它正确吗?

编剧的地位越来越低下,也就越来越没有发言权,于是,各种意见就都汇了过来,今天是演员的,明天是制片人的,后天再是资方的,任何意见都可能会使编剧重写一遍剧本,为了生存,编剧不能反驳,哪怕他明知道这些意见是完全无逻辑的,他也只能任人宰割地付出自己的精力。

一个剧本改个八稿十稿的都很正常,事实上,真正创作的人都知道,一个编剧对一部作品改到第三稿基本就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十稿八稿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不但越改越糟糕,而且编剧累得比狗都不如,注意,这里我指的是心累。

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我打算从接活开始,正式踏入编剧行业。

第一个活儿,20集青春偶像剧,虽然不是我喜欢的,但毕竟是一个机会,我立即应承了下来,编剧费全款共6万,最终,20集完成,我只拿到了6千。

第二个活儿,跟着香港某非著名导演混,写一部武侠剧,从故事大纲,人物小传到分集梗概,到正式剧本,足有半年多的时间,结果开始闹非典,该导演说是回香港躲着去,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

经过几次这种痛苦经历,我彻底放弃了,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接活儿了。

关心林川系列的读者可能会纳闷,我说这些事情和林川有什么关系?

人经常会有些事情放不下,比如这些经历,我心里很不服气,辛苦地写了剧本,却一分钱没有拿到,又耗了精力又耗了时间,这口气憋在心里总是出不来。

于是,《戏梦》便成了我释放的一个出口。

写《戏梦》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到去写林川系列,只想着写一个单独的故事,想着把自己那时候对影视圈里的一些丑陋现象揭示出来,最后,我决定揭示两条,一是上床,二是剽窃,当然,怀着对电影本身的梦想,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对某些经典电影有个致敬。

这里我要先说明一点,在这之前,我从未写过悬疑类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本格推理,密室杀人这些所谓的风格流派,事实上,现在我也是不太理解,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创作,我是什么派的,让别人去评价吧。

很快,小说《戏梦》就写完了,十三万字。

说句题外话,对于一部案情小说来讲,十万字左右其实都是比较多的了,现在有许多小说网站,要求案件类小说动辄也要达到几十万字或者上百万字,我总得这是不合理的。

罪案小说和那些宫斗或玄幻探险类小说不同,它更注重线索,更注重悬念的设置与解决,它追求的是事实真相,而不是人物的命运与经历,所以当你写长了,那么,前期所设置的这些悬疑点以及线索对于读者来说便会很淡化了,这种淡化会让读者无法抓牢案件本身的特点,故事也将失去了其罪案的本质。

很无奈,由于这些小说网站如此没有文化,写作者只好不断地掺水,让本来一个节奏紧张,线索清晰的罪案小说变得十分无趣。

有人说中国不出真正的悬疑作品,我想这些所谓的编辑是罪不可恕的,如果有人看看八十年代的国内罪案小说,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了。关于编辑水平的问题,以后我可能还会说到,不仅是小说编辑,还是影视剧本策划,这些人都是国内文化界的毒瘤,他们的存在是社会分工必不可少的,但他们的水平则阻碍了有水准的作品的诞生。

刚才说的是题外话,先揭过这篇。

现在看来,《戏梦》写得并不好,啰嗦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头一次写这种小说,我的讲述视点是完全混乱的,生怕读者不明白,于是话便说了,以各个视点来解释,唯一可取的是故事本身,以及人物的内心冲突。

写故事类的东西,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我向来注重三个问题,人物动机,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人物性格,决定了他怎么做这些事,人物转变,即这件事做了之后产生的效果。

《戏梦》虽然写得不好,但基本上我还是完成了这三个问题,而且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至少我是可以写这类小说的,是否能够写好,当然还需要慢慢地磨炼了。

写完《戏梦》,接下来便是《猫冢》《死誓》和《冥配》。

《猫冢》同样是一个复仇的故事,通过邪教的手段而复仇,《死誓》也是有关复仇的,但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涉及到黑矿的事情,《冥配》则是最复杂的一个故事,基本上是三个案子纠缠在一起,科学狂想,性虐以及复仇本身。

从07年中开始动笔,到08年底,这四部小说完成,构成了林川系列,与此同时,关于图书的出版也在同步进行。

07年的时候,我对网络小说还是不太敏感的,确切地说,那时网络小说的挣钱模式也不够完善,虽然我将小说发到诸如幻剑等网站,但并没有与其签约,我还是希望能够以实体书的形式让其面世。

机会来自于天涯的蓬莲鬼话,当时正好有广西人民出版社在征稿,于是我便联系了他们。

那几年,悬疑小说也许是刚刚冒头,也没有过多的限制,实体书市场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放到现在,我并不认为《戏梦》能够出版,一方面是我作品本身不够好,另一方面,现在对实体书的要求更严,有许多禁区很难避开。

总之,《戏梦》《猫冢》很顺利地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没有版税,一次性的五年买断,只有稿费,两本书总共挣了一万六千元。

说真的,出版社开出的条件我并不满意,但想到第一次出书,我又没有名气,于是还是同意了,而这两本书也是我至今唯一出版的实体书。

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出版第三本《死誓》时,广西人民出版社决定放弃这个系列了。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某位编辑恶狠狠地对我说,你书写得不好,我们卖不动!

这句话对我的打击很大,我承认,书的确写得一般,但卖不动可不一定只是我的问题,从实体书策划出版一开始,事实上,我就从未见广西人民出版社有对我的书有任何宣传,现在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你根本不宣传呢?另外,在出书之前,我在某网站更新,效果还不错,但因为要出版的原因,我按出版社的要求将所有内容都删除了,换句话说,我个人的宣传也被阻止了。

当时那种情况,人家觉得你的书不好卖,所以不再续签另外的书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也没有过多的分辩,放弃就放弃吧,我也只能认了,希望再找其它的出版社。

问题来了,也联系了有些出版社,但听说第一部第二部的版权在广西人民出版社那里,于是都不再打算出了,这些出版社的理由很纯粹,要出就从第一本开始出。

这样一来,《死誓》和《冥配》便都砸在了自己手里,别说其它的出版社,就是小说网站也不愿意一部系列作品从中间开始签约。

此时,我再写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这件事可以看出,也是对新作者一个衷告,如果系列作品前期的销售效果不好,那么还是尽早放弃吧,否则你后面写得再好,也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

说真的,后来有多位朋友都说,在这四部书中,《冥配》是最好的作品,当然,我也就听听而已。

虽然是全版权签给了广西人民出版社,但有一点好处,广西人民出版社对这套书的影视改编权并不在意,期间曾有两次机会降临,有影视公司看到实体书后联系了出版社,又找到了我,希望改编成影视作品。

第一个是位导演,见我面不谈任何改编权的问题,只说我们要追求艺术,希望我直接改成剧本,他以为我不懂得影视圈里的事情,结果当然被我否定了,咱们还是按程序来吧,于是,这位导演便消失了。

第二个是家影视公司,见了我立即签了四部书的影视改编合同,结果第一个付款日就开始拖,后来一直拖下去,始终没有打款,那个合同也因此作废了。

这两件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我知道我的小说能够改编成剧本,而编剧才是我的主业。

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合同到2012年终止,那时,网文界已经相当成熟了,于是,我将这套书签给了榕树下,只签了网络信息传播权和实体书出版权。榕树下于2017年6月3日彻底倒闭,在这个期间,我没有从榕树下拿到一分钱。

2013年,我将这套书的播音版权签于蜻蜓FM,一次性买断三年,一万六千元(又是一个一万六),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去蜻蜓FM听一听,这套书在那里的点击率达1.3亿,在同类小说中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由于没谈分成,所以无论它点击多高,都跟我没有关系。

前面说过,我的主业是影视。

2015年,网大市场开始发展,我将《戏梦》改编成了剧本。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重写的过程,要知道经过这么些年,我对《戏梦》有诸多不满意之处,于是,我在节奏,情节的合理性以及案件本身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修改,可以说,这个剧本要比小说好的多得多。

但15,16,甚至包括17年的网大市场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那是一个圈粉圈流量的过程,于是,越是LOW的作品,越是低俗的东西越能找到投资,直到现在,我还在为这个剧本寻找投资,因为我相信,这个剧本至少能够比80%的网大作品强得太多太多,唯一的问题就是里面会涉警,这是影视审查方面的一个禁区。

说到这里,我想是对林川系列有了一个交代,至少从小说的层面上讲,这篇文字就是一个结点了。

我的粉丝不多,但我知道,在网上看过这套小说的人并不在少数,而终止这套书的原因我也说清楚了,虽然的确经常会有继续写下去的冲动,但终归是心气不在了。

这套书没有给我挣来可观的收入,也没有给我积攒出人气和名气,但我还是很欣慰,因为它是我的第一套悬疑小说,是我的作品,我是孩子,这一点很重要。

写小说并不是我的主业,后来,我又写了《魔道》三部曲,《哭泣的香格里拉》等作品,都没有什么影响,也许我的确不是写小说的料,但是,我还会写下去,当然,不会再续写林川系列了,这是一个终点。

我之所以要写小说,是因为我喜欢编故事,喜欢写,如此而已!当然,如果能够改善收入,那则是意外之喜了!

相关文章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结语)

    关于《林川悬疑档案》的几点说明 经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这个系列不写下去了? 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绝对离不开一个懒...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56)

    冥配之第十七章:掷骰 这句话如果出自别人之口,燕妃子只会当作一句玩笑,但经守墓人不带有任何语气地说出来,一种恐怖的...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57)

    第十八章:入墓 赢了骰子让守墓人能够带着自己前往墓室自然令燕妃子十分地高兴,但当真的走出屋来,跟在守墓人的身后,燕...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53)

    冥配之第十四章:阴婚 当看到孙老板的第一眼时,燕妃子没有失望。孙老板的确与自己想象中的一模一样,一派儒雅的气质,就...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54)

    冥配之第十五章:西山墓 八月二十五日,农历七月初九! 隍都城中上风上水的地方是富人区,这里住着不足隍都城百分之十的...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47)

    第八章:中计 所谓的头牌,住处的糟糕却是林川根本没有想到的。 俏江南是一座三层的小楼,装修虽然不算豪华,但也是灯火...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61)

    冥配之第二二章:举棋不定 当把光盘扔到了史三面前的时候,老范的一双三角眼一刻不措地盯着史三的表情。这是经验,如果史...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60)

    第二一章:重大案件 虽然是闷热的夏日,但陈东已是一身的冷汗,他无法判断光盘的真伪性,心中既疑惑却又隐隐地有些兴奋,...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59)

    冥配之第二十章:斩首光碟 这几天,苏琼忙得腰酸背痛。 每逢夏日,隍都城的犯罪率便会直线上升,所以警察们也无法闲暇下...

  • 【悬疑】林川悬疑档案(158)

    冥配之第十九章:阴棺新娘 在沿着台阶向墓穴里走之前,守墓人将手中的酒瓶递给了燕妃子,意思是让她喝上一口,燕妃子犹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悬疑】林川悬疑档案(结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f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