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到闺蜜的消息,哽咽着告诉我:母亲十几分钟前,终于摆脱癌症的痛苦,安详离世了。最近两个月,每天微信联系时,常常问起老人家的状况,知道她所剩的时日不多,我这会儿收到噩耗,仍是唏嘘不已,心中默默祝愿她:天堂路上走好。
记得五年前的一个晚上,闺蜜向我哭诉,母亲生病了,很严重,根本没有办法走路了。她正从家里开车接母亲紧急住院。老人家确诊是肺癌晚期,闺蜜晓芳没有放弃对母亲的治疗,从此,母女俩成了沪宁两市的大医院的常客。各种抗癌靶向药都一一试用。在坚持医疗好转后,晓芳只要有时间就带着老母亲杭州镇江乌镇等风景区旅游,品尝各种小吃,像满足孩子一般让母亲感受人世间的美好。
我和芳是小学、初中同学,又是学生时代的邻居,她的性格温柔细腻,常包容我的大大咧咧。学生时代的晓芳,母亲开着日杂用品店,忙得顾不上家,她不得不帮家里做许多家务,因而早早学会了做饭,学会了低调做人。她的能干在妈妈生病后,显得尤为重要。母女俩不生活在同一城市,老母亲性格倔强,身体状况好一点,就闹着要回自己家。芳拗不过她,只好送她回去,将一应生活用品准备好,隔几天下班再来看望,补足生活用品。如此以往,病情好好坏坏,芳工作之余,母亲的病成了她研究的课题,如何减少疼痛,如何吃饭营养吸收,都是她的兴趣点。现在,老母亲在芳的照顾下,安详离开。芳的痛苦与回忆,将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放下。
我们在不惑之年,身边长辈的生病或离世,已经成为必须接受的事实。虽说都是通往这个终点站,但如何过好每一天,仍然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