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知乎上关注一个叫“山羊月”的人,资料显示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博士在读。最近看到他的一个回答,叫与自己和解,我觉得很好。
问题是“如何看待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生唐晓琳被证实已死亡?”
他的回答的主旨是“对于被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困扰的很多学生来说,一定要牢记救命三件套:写下来,走出去,讲给别人听。”
写下来的过程,本质上是自己和自己谈判。
一般来说,只要能写下来就不会谈崩,因为写作的过程本身也是对痛苦的解构过程,一个被解构的痛苦对人的精神压迫感要远小于一个未被解构的痛苦。通过写作,特别是写日记,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调整情绪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人最无助,最脆弱的时候能够使用的最后一个自我解救的手段。
走出去的过程,本质上是“脱离”和自己负面情绪息息相关的环境。
独处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精神的事情,走出去是强迫自己摆脱熟悉的环境,接触新的人和事。这种走出去并非是一定要去看什么美景,去什么特定的地方,只是脱离那种与负面情绪相关的环境。
讲给别人听的过程,本质上是利用“被接纳”的情绪来抵消自己的负面情绪。
愿意讲出来,说明人已经在寻求“被接纳”的情绪。这种寻求本身就是一种自救的行为,但讲给别人听也是分对象的,毕竟讲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充分浸泡在“被接纳”的情绪里,而非让自己再一次领会“不被接纳”的痛苦。
我看着他的这些话,再对照自己的行为,忽然就豁然开朗。自己为什么突然想要写一些东西,为什么有时候心很累的时候,反而想要写一些东西,而不是躺下来休息。为什么弟弟去年辞职考研失败之后,突然告诉父母他想要在家写东西。
面临困境的时候,通过写作这种方式,一方面解构自己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提供一种出口,倾诉的出口。在焦灼中,达成与自己的和解。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方面因为写不出论文而痛苦,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写作排解这种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