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无论有多少困难,在浩如烟海的书海里,你总能找到慰藉和帮助。
是的,我十分赞同这一点。所以,当家里有了一壁书柜放满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丰盈且安宁的。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满屏都是与阅读相关的信息。其实,阅读不止在这一天。
01 关于世界读书日的故事
在一个视频号上,听到了台湾花婆婆方素珍讲述的一个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绘本故事。
绘本叫做《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是一个西班牙的传说故事。
有一天,西班牙来了一只喷火龙。他非常会搞破坏,呼风唤雨,而且他还要求西班牙每天要送一个孩子去填饱他的肚子。
西班牙的公主去找喷火龙谈判,喷火龙当然不会跟她谈判。
一看到公主来了,他就“咻”地从洞里冒出来要吃掉公主。
在最危险的时刻,来了一位圣乔治骑士,他就跟喷火龙展开搏斗,最后把喷火龙刺死了。
喷火龙倒在地上,流出来的鲜血变成了一朵一朵的玫瑰。圣乔治骑士就把一朵玫瑰送给了公主。
那公主送什么来回报他的救命之恩呢?
公主回到皇宫就开始想,既然骑士送我一朵玫瑰,就是送给我了美丽和智慧,那么我就送他一本书吧。书是代表知识与力量。
第二天,公主就送给圣乔治一本书。
圣乔治骑士就带着这本书在西班牙的城市游行。
西班牙国王也非常感谢圣乔治拯救了西班牙。
所以西班牙国王就把圣乔治骑士杀死喷火龙的那一天作为乔治屠龙纪念日。那一天就是4月23日。
后来每一年4月23日,西班牙的人们就会在大街小巷买玫瑰花与书。
然后你会看到女生手上拿着一朵玫瑰,男生手上拿着一本书。空气中充满了玫瑰花香与书香。
花婆婆方素珍就把这个传说故事写成了绘本《你送玫瑰,我送你什么呢?》。
听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世界读书日原来是这样的美丽。
02 您愿意做领读者吗?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叙事者发出了领读者征集令。
周四,我在团队里发出了征集通知。您愿意做领读者吗?
我向小伙伴发出了邀请信:
老师:您好!
叙事者每月读书分享,愿意做领读者吗?
因为阅读与写作不可分割。虽然你一定很忙,但我们仍需打破自己,勇敢地走出去分享。
请选择一本最有价值的书,推荐出来,去全国叙事者平台交流。有任务驱动,有输出,阅读才能更深入。
至于分享时间,现在只是报名,真正分享可能要到下半年或明年了。
如果决定推荐,请到叙事者公众号搜索一下,看哪些书已经被推荐过,避免重复推荐。
推荐内容及格式如下:
推荐团队:
推荐人:
推荐书目《》
书籍图片:
书籍作者:
出版社:
100字推荐理由:
邀请信发出后,收到了团队小伙伴们的各自的回应。有的很积极主动,有的有些忐忑,有的还缺乏一点自信。
其实,像这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只要自己愿意,机会是均等的。无论是哪一种,我都积极地引导和回应。
最后,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10名团队小伙伴积极地推荐了10本书籍,报名参加了做领读者。
如何成功地成为一名领读者呢?我想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
1.主动的意愿。干一件事情是否有主动的意愿,这是内驱力的表现。一个教师是否愿意成长,主要取决于他的内驱力。
而内驱力来自哪里呢?来自教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当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做领读者的意义和价值时,他主动的意愿就很强烈。
2.积极的准备。当有了一个主动承担的任务以后,每一个人就会去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而投入时间、精力和汗水。
一是撰写读后感的稿子,然后对应稿子找好素材,三是根据稿子做好领读ppt。
3.努力的学习。为了在全国的教师交流平台做好分享,你一定想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现到最好,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阅读。
读过的书,我要再读一遍;提炼的要点,我要再梳理一遍;结合实际工作的感想,我要再思考思考。总之,你会为了领读得更好而去学习。
领读者,就是分享者。主动领读,主动分享,主动成长!
03 读书,心才不慌。不读书,心就荒了。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里,我聆听了课改中国行精品教研会活动——成都市罗良建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罗良建老师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没有爱读书的老师,就没有爱读书的孩子。在忙碌当中,我们要坚守的就是读书。
是啊,人们常说,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教着一群要读书的孩子。
所以,读书,应该是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的自觉行为。
教书者,读书者也。读书,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像一日三餐一样必须。
第二句话:读书,心才不慌。不读书,心就荒了。
“慌”与“荒”,读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因为读书,你认识了更多的人,学习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内心有着一股底气,所以不慌了;因为不读书,内心没有得到滋养,所以变得荒芜。
读起来吧!阅读,不止在世界读书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