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听鸟叫我要想是“叽叽”,“喳喳”?还是“啾啾”?赏明月我要分辨明暗大小,阴晴圆缺,不仅如此,还要从有限的库存里掏出几句诗来。
看云也多了一份体察,是卷是舒,是浓是淡?即便是泡一杯茶,也要细看茶叶的起起落落,分分合合。为了写好一篇文,要从平淡琐碎的生活中生出故事来,悟出道理来,写出感悟来。
难怪有人说“一入简书深似海”。以前我发现晚上写文会兴奋,难以入眠,就调整作息,改为早起更文。
说是早起,闹钟响了还要赖上几分钟。等起来洗漱完毕已是七点多。简书小伙伴已经有人打卡接龙,周老师写作群也是问好不断,热闹非凡。
见别人如此勤奋,一字未落的我早就乱了方寸。
昨天好不容易带孩子去爬山,开车到山脚,爬上去路程也不远。可枝杈横生,忽而拉忽而抱,连拖带拽终于把儿子弄到山顶。
山上倒也清净,几十米高的松树遮天蔽日。棵棵大树杆相距,叶相连。远远看去,像有序排列的军队,越到高处,越是团结,形成天然的合众之势,其力足以抵抗风沙,其荫足以锁住水分。
下面的灌木依着大树的臂膀,倒也活得滋润。纤细的枝嫩薄的叶像极了温室里的花朵,它的经历,它的担当无法成其大。自然就是在这样的共生共存中保持平衡。原来,得与失,成与败,都写在自然里。
都说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单打独斗难以成天下,这是树的逻辑,也是人的逻辑。
西楚霸王项羽一腔孤勇,出生高贵还是败了天下。汉高祖刘邦知人善用,出生贫贱却能成就霸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脑中翻腾着这些哲思的句子。今人踩着古人的肩膀上路,又该何去何从?
我正胡思乱想,一阵风吹来,松涛阵阵。参杂着枯枝折断,黄叶掉落的沙沙声。那一刻,算是亲眼目睹“摧枯拉朽”的威力。
孤独自有孤独的妙处,不用叽叽呱呱拉家常论东西。对自然的天籁之音也就多出一份敏感来。
孩子玩泥巴捡松果很是高兴。我配合儿子挖坑埋石,一个又一个重复着,孩子倒是乐此不彼。
我却想从中寻得一丝半点写作素材,很多词语,很多画面一次次涌来,又一次次退去。到最后,又无迹可寻。真不知道,这是太投入还是太过牵强。
夜间半睡半醒时,想的还是文字。如何选材?如何布局?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写出新意?梦里寻她千百度,也不见高人指路。
最可气的是,写出一篇文章没有抓住读者的眼,却带走我的心,让人情何以堪?
难道我对文字只是一场暗恋式的独角戏,用心臆造最美的童话,现实却是一地鸡毛飞得一败涂地。
亲爱的,请你告诉我,是谁偷走我的心?我又该如何拾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