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府的教育Q&A

作者: 橘玄雅 | 来源:发表于2014-09-20 11:12 被阅读514次

清代王府的教育Q&A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以哈哈哈乎”(咦)。清代王府的阿哥们究竟是如何上学的?格格们是否也可以上学?上学都学什么?在这一篇Q&A中我们都会讲到。

Q:清代王府上学是什么情况?有专门的学校吗?

A:清代规定,王府可以设立“家塾”让孩子上学,如果没有钱设立家塾、聘请老师的,可以进入“宗学”学习。清代宗学是专门给皇族上学的学校,还由国家发放学费。不过一般来讲,宗学里主要都是闲散宗室的孩子,目前为止没有见到王府不设立家塾而去宗学上学的情况。

Q:王府的阿哥和格格都要上学吗?

A:从晚清的记载来看,男女都要的上学的。当然,不排除别的时期,有的府有可能不让女孩子读书。

Q:几岁开始上学?几岁结束?

A:以目前的记录来看,一般是虚岁的八岁左右开始上学读书,然后女性一般是结婚停学,男性一般是结婚的年龄或者是开始当差的年龄停学。

Q:男性结婚一般几岁?当差呢?

A:王府的男性订婚一般都比较早,十五岁前后就有订婚的,但是成婚一般都在十七八岁,当差一般是在二十岁。

Q:在哪里上学呢?

A:一般都是在府里的关防外设一个学房,也叫书房,有的府也叫小书房,文词儿也叫家塾。

Q:阿哥和格格是在一起上学吗?

A:是。如醇王府的少爷和小姐都在任真堂的小书房读书。不过从一些别的王府的记录里来看,也有每个小主人各自有小书房的情况,各府情况不同。

Q:家塾的话,会不会上学的人很多?红楼梦那样的?

A:不会。清代王府每一代都要分家,所以府里的人口一般都是一爷之孙,不会有很多人。

Q:每一代都要分家,那分家出去的怎么上学?

A:有钱的自己在自己的宅子里办家塾,没钱的就去宗学咯。

Q:都有什么老师?老师是怎么选的?

A:一般可以分为汉文老师和满文谙达,有的时候满文老师和满文谙达二者还有区别,所以是二至三名教师。汉文老师一般都是社会上比较知名的人,文学名士啥的,但多数不是官僚,一般都是关系好的官员推荐来的。满文老师就是教满文、满语的,而满文谙达是教骑射的。有的府里,满文老师和满文谙达是一个人兼任,有的则是分开的。无论满文老师还是满文谙达,一般都是本府的亲属乃是与属员。不过有的时候说道家塾的“塾师”,比较偏指于汉文老师。

Q:课程是直接开蒙的吗?还是如何?他们上学前有没有底子?

A:这个各府情况不同。一般来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小时候就已经在家里认一些“大字”了。而也有府里是入学前完全没认过字的。

Q:如果在上学前就在家里开蒙,是谁教的?

A:一般来说都是关防内的女眷教的。母亲啊,祖母啊,或者姑姑什么的。也有让兄长、姐姐教的,好像也有让太监教的情况。

Q:每天上学多长时间?

A:一般都是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然后加上下午的一部分时间。如醇王府是上午8点到12点,然后下午1点到4点。

Q:有假期吗?

A:有,但是比我们现在上学的假期短的多。首先是节日放假,清明、端午、中秋什么的,有的全天放假,有的放半天假。然后是年假,又叫“放年学”。年假的时间各府不同,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号左右开始,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日左右结束。“年假”期间还有窗课,好似假期作业一样。

Q:日常假期有吗?

A:有,但是各府习惯不同。有的府是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放假,有的是逢“十”(初五、初十、二十、三十)放假。

Q:书童都是怎么选的?

A:其实从晚清的记录来看,关于书童的记载比较混乱。睿王府的记录里,似乎都是不用书童的,阿哥上学的时候书包都要自己拿着。醇王府虽然说小书房里有两个书童,但是都说是“两个老书童”,似乎和一般人认为的那种伴读书童不同。其他的王府,有用太监当伴读的,也有用一两个府员的儿子当伴读的,情况各不一样。

Q:每天上学流程如何?

A:早上老师先到教室,一般提前几分钟。然后小主人来。进门后,先向孔子牌位作揖,继而向老师作揖。作揖完成后,开始上课。中午到时间,休息吃饭,老师的饭菜由王府提供,然后休息一会儿,下午继续如此。

Q:学习内容都有什么?

A:属于汉文老师的内容有:1.字。认字、练字,包括小楷、大字、临帖等等。2.经书。所谓四书五经。3.小学。如说文解字,乃至于各种典故等。4.史籍。如通鉴、前四史等。5.文艺。如诗词、对联等。6.特殊。有的府会学一些圣训之类的东西。7.小孩儿书,三百千之类的,不过有的府入学只读一本,之后就读经书了。属于满文老师的内容有:1.认、读、写满文。2.翻译,汉译满、满译汉。3.学、翻话条子(满语对话)。属于满文谙达的内容有:1.骑马。2.习武。另外就是,各个府的习惯不同,教学的内容也不同,晚清还有教学英文的。

Q:满文谙达教的那个是什么情况?

A:满文谙达主要是教“体育课”,骑马射箭乃至于带着出去登山也是有的。不过各府里的课程安排不一样,有的府虽然每天都会有满语文的功课,但是体育类的一周只有半天。有的府则是每天都有半个时辰用来拉弓等等。

Q:有检查功课这一说吗?

A:有的。溥杰记录里说,他每天下学,就要去向母亲请安。然后就要交上上学的功课,或者读书背书。功课上面也有勾勾叉叉的对错标记,溥杰说:“读得不流畅,便会得到不好好念书的坏评,甚至还会遭到大声斥责。红圈圈的比重小了,也要得到严厉的训诫。”(红圈是相当于现在的√)

Q:不是说女孩子都要“无才便是德”,主要学《女训》和针线什么的吗?

A:这个思维可能比较穿越……或者说放在某些特殊朝代的特殊人家才说得通。清代宗室女性的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至于《女训》什么的,我觉得多数是清宫戏的渲染,清代宗室女性虽然也知道三从四德,但是专门学这些东西似乎不大现实。至于说针线,估计是“会”的,但是以她们的身份而言,实际上很难有用处。乃至于目前给王府后裔做口述,对于所谓“女红”的概念是基本没有的。

Q:你说清代宗室女性文化比较高,有什么证据?

A:清初开始,便有宗室女诗人。如舒尔哈齐孙女兰轩主人的《兰轩诗》,允祺曾孙女湘岑的《梦花阁诗》,又如岳乐孙女县君,以及闲散宗室之女养易斋学人(为兰轩主人之婆婆)等。到了晚清,社会上的女性教育意识逐渐形成,晚清各地的“女学”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宗室之女或者宗室之妻所设立的。乃至于有她们亲自教学的。如继识一的女子箴宜学校,善坤的毓正女学堂等。

相关文章

  • 清代王府的教育Q&A

    清代王府的教育Q&A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以哈哈哈乎”(咦)。清代王府的阿哥们究竟是如何上学的?格格们是否也可...

  • 北京小溜(四)恭王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 十月科普·清代王府的庶流Q&A

    清代王府的庶流Q&A 一般人对于清代皇族的概念,都是王爷、贝勒,最次的也是个公爷。故而很多人认为,皇族中只有这些人...

  • 猫爸给女儿的信Day 879: 如何培养出伟大词人

    亲爱的思莹、思澄: 昨天我们全家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故居是清代醇亲王府的花园。 而这个王府竟然也是清代第一词人...

  • 恭王府――清代的大宅子

    这么一句话,总在恭王府看到,“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的原来主人里面,有为大家所知晓的和珅,也有大家...

  • 清代太监相关的Q&A

    清代太监相关的Q&A 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失去了很多……很多……以求换得另一种生活…… 清代应该算是太...

  • 清代女性仆役的Q&A——第一篇•王府的女性仆役

    清代女性仆役的Q&A——第一篇•王府的女性仆役 旧时代的家庭使用女性仆役的习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每朝每代的习惯...

  • (试作篇)——喵王府的除夕和元旦

    喵王府的除夕和元旦 同志们,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喵王府咩!(喂喂喂)我今天微博里说,清代中后期,王府的春节过得都比较累...

  • 【偷墙】

    【偷墙】清代北京有个富人,想买砖砌墙。某甲走来对他说:“某王府的外墙,现在正要拆旧换新,您何不把王府拆下的旧砖买下...

  • 中国古文化

    假期里,去了一趟京津,最有印象的是恭王府。之前听过“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据说它历经了清王朝由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代王府的教育Q&A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ru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