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5日,花花3岁4个月,我决定开启孩子的零用钱计划。
其实在 《零用钱计划之二:零用钱合同》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当孩子长到五岁的时候,家长开启零用钱计划比较好。
之所以将该计划提前了将近两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孩子已经初步了解金钱可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
孩子对于数字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
孩子对于购物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刚开始,可能只是想要一些价值很小的物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需求越来越多,价值也越来越高,甚至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出现情绪上面的波动;
-
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也会依据每个孩子的表现,定期发放一些幼儿园的代币,供孩子换取一些小型的玩具,让孩子对于金钱也有了更进一步有了解。
基于以上几点,经过了几天的考虑,决定正式将孩子的零用钱计划提上日程。
那么,问题来了:
1. 每周到底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一书中提到,作者建议:
按照孩子的年龄,每周给他年龄数一半的钱(例如,一个10岁的孩子每周可得到5美元零用钱)。
对于一个美国的孩子,年龄数一半的钱可以让孩子们零花一些,同时能够在零花的基础上,存出一些留着几个月以后购买一些普通商品(诸如一个玩具或者一本书)。
作者毕竟是美国人,美元和人民币是否能够对等来操作,我不太确定。
比如,我的孩子今年三岁,我每周给她1.5元,是否数目过少(大约30年前,我的零用钱是每天1元钱,时隔三十年,孩子如果每周才能够拿到1.5元,担心会打击到她的积极性)。
于是,关于这个问题,我咨询了一下身边的一些朋友。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零用钱对于孩子的好处,也并未开启零用钱计划。
有的说,孩子想买什么家长就给买呗,孩子手里有了钱就该乱花了;也有的说,我们家孩子特别乖,从来不要钱。
没有他人帮忙,只能自己思考。
花花很喜欢吃麦当劳的甜筒,之前我和她约定,每周只能吃一个甜筒。一个普通甜筒是4元钱,再加上每周要求她把零用钱中的20%作为储蓄存起来,于是最终决定把零用钱的数目定为每周5元。
2. 确定每周发放零用钱的日期
对于年幼的孩子,作者建议最好以硬币的形式发放零用钱,这样他们更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钱(所幸之前家里有个存钱罐,存了一些硬币,在这次的零用钱计划中正好派上用场)。
而关于零用钱的发放日期,作者建议是在每个星期天晚上或星期一发放,因为如果在星期五发给孩子零用钱,这笔钱很可能在周末就花掉了。
3. 和孩子签订零用钱合同
4.零用钱跟踪记录
零用钱计划不应该只是家长头脑一热而想出来的计划,它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就像书名中写到的那样,这应该是一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
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忘记本周是否给孩子发放过零用钱,作为家长,一定要做一个书面的记录,以备查询。
接下来,就是践行的部分:
8月5日,星期日,我发放了花花人生中第一笔零用钱,5元。
和孩子商量,将其中的1元钱(20%)放入小铁盒,三个月之后才能够使用。孩子懵懵懂懂地把1元钱放入小铁盒(估计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另外的4元钱,放入我提前为孩子准备的小钱包里面。
8月6日,星期一,刚刚下了幼儿园,花花立即想到要去麦当劳买甜筒。
到了麦当劳,我告诉花花,你自己去问一下麦当劳里面的叔叔阿姨,一个甜筒需要多少钱。
花花问好的价钱,正准备从零钱包里面掏钱,这时,收银台的一个叔叔(我猜测是店长),告诉花花,不需要掏钱了。随后,那个叔叔从后面拿出一支超级迷你的小甜筒,送给了花花。
就是下图左边这个: 麦当劳迷你小甜筒(左)就这样,花花第一周的零用钱竟然意外的节省了下来。
8月12日,星期日,花花领取到了人生中第二笔零用钱,5元,存1元。
8月13日,星期一,不出所料,再次想到去麦当劳买甜筒。
这次换了一家有甜品站的麦当劳,第二份半价,这样的话,6元就可以买到两支甜筒,我和花花各一支。
我身上没有零钱,于是和孩子商量,先借我3元,回家还给她,结果遭到孩子当场拒绝。
随后询问收银员,能不能3元现金支付,3元支付宝支付,也遭到工作人员当场拒绝。
无奈之下,开始在包包里面翻找零钱,终于找到一张5元的纸币。
当我和花花将3元硬币和5元纸币都放到收银员面前的时候,收银员的眼神是茫然的,他随即要将两枚硬币退还给我,我当即看到花花眼神不对,于是赶紧和收银员说道,麻烦找给我纸币,这个硬币属于孩子的。
收银员心领神会,收了硬币,又翻出两张1元的纸币,找给了我。
截至目前,花花共收到零用钱两笔,共计10元(存入2元),花掉3元,零钱包里面剩余5元,小铁盒中剩余2元。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