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西方两个版本的“蛇传”中所存在的心理差异,看成长中的心理情结
这几天,我在阅读莫瑞·史丹(加)所著《男人·英雄·智者》一书时,发现作者对存于西方国家的一则神话故事《白蛇》(the white snake)颇感兴趣,也对“白蛇”赋予特殊意义。这使我想起中国民间传说的《白蛇传》来,在网上把它搜寻下来。两者对照一下,也许会有意义。
中国的《白蛇传》讲的是一个人与蛇妖之间的爱情故事,起因和过程充满了浪漫,但结局是个悲剧。情节大意是古时候的西湖上有座断桥。有一天,桥下驶来一艘小船,伫立着两位妙龄女子。其中一位穿白色纱衣,似天仙下凡;另一位穿一身水绿色衣裳,灵动可人。二人以姐妹相称。其实她们并不是人类,而是两条蛇妖,化作人形来人间玩乐。分别叫白素贞(民间称:白娘子)和小青。船靠岸,两人上岸。可惜天公不作美,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两女子无处藏身,躲在一棵树下发愁。恰在此时,来了一位白面书生举着一把伞,他叫许仙,朝白素贞欠了欠身,把伞递了过去。小青接过伞撑在两人头顶。结果呢,白素贞和小青都淋不到雨了。许仙就惨了,身上的衣服没一会儿就湿透了。白素贞过意不去,朝许仙看去,谁知许仙也正看着白素贞呢,二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红了脸。姐姐的样子被小青看在眼里,她偷笑了一声,对许仙说:“谢谢你啊!请问客官尊姓大名?”许仙回答道:“我叫许仙,家离断桥不远。”小青说道:“我叫小青,这是我姐姐白素贞……”
后来的情节就是白素贞和许仙两人日久生情并结为了夫妻。还合伙开了一家药店,生意兴隆。但却影响了附近一座金山寺的香火,寺庙里的主持叫法海,就非常嫉妒他们。有一天,他来到药店,想看看这传说中的白娘子到底是何许人也?结果发现白娘子是一条修炼了千年的白蛇所变!再后来,法海施法术将许仙带回金山寺,软禁了起来。白娘子从外面回来,不见许仙人影。药店伙计说出了事情经过。白娘子叫上小青,二人直奔金山寺而去。再后来法海拿出金钵,将白素贞收入其中,镇在雷峰塔下。许仙和白素贞这对夫妻就这样被活生生拆散了。
西方国家的《白蛇》,也是一则神话故事。格林兄弟写的,情节曲折,但结局却是喜剧。说的是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国王,有个仆人,每天负责给国王送餐。仆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国王这么聪明呢?有一天,决定一探究竟,打开了送给国王的餐盒。发现餐盒里有一条白蛇。是不是国王每天吃白蛇才这么聪明呢?这位仆人也决定尝试一下,吃了几口白蛇肉之后,立刻就能听懂动物间的语言了,仆人明白了缘由。由于偷吃国王的食物违规理应受到处罚,王后不饶,要求斩首。鉴于平时忠心耿耿,国王最终还是宽恕了仆人。只是不能继续留在宫里,给了一些钱就赶出了王宫。
仆人离开了王国,上路不久,又来到了另一个王国。正遇到该国美丽的公主招婿测试,但凡没有通过测试者,均被斩首。尽管如此,应试者还是络绎不绝。这位曾经的仆人也决定冒险试试,毕竟吃了白蛇,还能听懂动物间的语言呢。一试还真成功了,赢得了公主,两人结了婚。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据说,仆人后来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国王,把国家治理的不错,人民也很拥戴他。
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是肯定的,由其历史发展的足迹不同而决定。两个版本的“蛇传”,最大的差异在结尾。似乎印证了荣格心理学在个体无意识和群体无意识间的积淀。东方“蛇传”的悲剧说明生长于这块土地的人们,心理成长中的阿尼玛(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和阿尼姆斯(女人心理中的男性形象)情结被固着于英雄主义阶段,而未能进一步升华。悲剧的出现就成为了必然,而恰恰这种固着带来了情感上的震撼,更能让人吁叹不已。西方“蛇传”的喜剧结尾说明西方世界更希望从英雄主义阶段顺利上升到“布道者”阶段,无论男女,内心的男女形象和价值都能带来实在。仆人被赶出王宫,象征着脱离了“父亲阶段”,这当然是需要勇气的。后来冒险应聘驸马,典型的英雄主义成长阶段。顺利通过,还最后成为了国王,一个成功的好国王。“布道者”之路是通畅的,就差智者阶段了。当然,西方多数文化的底线,是把智者阶段留给精英人士、宗教智慧者等。说教于普通读物的神话故事当然不会进一步演绎的。
由此,英雄救美的成功与否就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的一个方面。我们从西方的滑稽戏(如马戏团表演)中看出克劳斯的形象,非常注意外在的丑,人们当时看看就哈哈一笑,却难以得到震撼。东方的幽默感往往靠语言的表达和领悟为主(如相声抖包袱),由心而发。两者的心理旅途过程似乎都可以在人们的英雄主义能否顺利向布道者阶段迈进有一定关系。
莫瑞·史丹将人心理发育成长过程分为5个阶段,尤其是男性心理成长(作者认为女性也类似)的个体化,阶段化特点所做的解释和详细说明,我持赞同的观点!似乎,说的有些道理!其中的举例说明为何有些人陶醉于副职,不求进取,只安于现状等待退休(心理学中的“父亲”影子始终挥之不去)?为何有些人总是朝三暮四,此山望着那山高(心理学中的阿呢玛现象始终不能脱离客体)?为何有些以啃老为荣(当然,这是我延伸的!心理学中的“永恒少年”概念)而不求成熟呢?为何有些人总是“退而不休”,迷恋手中的利益或权力呢(书中解释为这类人因其在“布道者”阶段向“智者”发育过程中受阻)?等等!当中心理理论的基调是荣格的情结,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理论,尤其是自性化理论,强调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总是在接受与包涵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独特性!
深思熟虑一阵后,感到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贝贝尔·瓦德茨基(德)的著作《女人·自恋·渴望承认》有关女性心理成长的变化点。也许,从中还可以找到一些东西方文化,特别是心理成长中的一些不同点。这是十分有意义、有趣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