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到这个话题时,很多专利代理机构可能会说,如果我们拒绝了,客户转头去找了其他同行,不但没遭到任何拒绝,反倒申请成功了,那对我们机构难道不是一种损失吗?而且甚至也会影响客户对我们服务能力和态度的认可。
可是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笔者认为拒绝客户的伪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申请,非但可以避免自己和客户在各自资源与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可以通过对更高价值专利的追求和努力,不断打造和提升自己机构的行业声誉。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只有为客户创造了真正的价值,代理服务的费用才可能要到高的价格。
专利代理机构想要的服务价格根本上来说是基于为客户创造的真实价值。如果说一家专利代理机构整天撰写的就是一些没有排他性可言,毫无专利权价值的垃圾专利,那么它向客户索要高价格的价值基础又在哪里?对一个缺乏甚至没有价值基础的代理服务又怎么可能向客户要到高的价格呢?
这些年来,大多数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始终在低收入水平上徘徊挣扎,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就在于,这些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为客户创造的真正价值基本上都是零,对一个零价值的东西想要到高的价格,岂不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所以说打击非正常申请,某种程度上或恰是真正想做好专利代理服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的福音。也就是说,专利代理机构只有理直气壮地拒绝那些伪需求以及基于那些伪需求的不当申请。专利代理机构才可能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那些真正有需求、有真正需求的客户身上,从而为自己所服务的客户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也从而获得在根本上提高服务价格的基础和可能。
任何一种选择都存在着机会成本,选择那些要求低、出价低,但相对好做的低价值、甚至无价值的非正常申请,固然可以让专利代理机构赚一点小钱,但其高昂的成本却可能就在于也因此失去了追求更高质量服务,创造更高客户价值的动力和机会。
或许有些专利代理机构会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活下去。所以别跟我讲什么高质量、高价值,更别说怎么拒绝或挑选客户了。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因为毕竟各行各业做服务的机构大多数都是在被客户挑选,而能挑选客户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但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其实还是一个选择与勇气的问题,而所谓有勇气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很多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担当。虽然活下去很重要,但正如那句俗话说的,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应该只为了吃饭。或者说,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去活,总有一天就得按自己活的方式去想。
但话又说回来,笔者文中说的非正常申请可能与果汁局讲的还不太一样。笔者说的主要是不冲着专利权价值去的那些申请,如果仅是为了拿证或图有其表,而没有实际上的专利权价值,笔者觉得就应该归为非正常申请,而无论果汁局是不是会认定其为非正常申请。而这么说的原因,在于笔者的出发点主要是从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自身利益及业务能力的提升考虑的,而并不是要关心或迎合政策本身的说法。但即便如此笔者的这个想法可能也更适合从专利代理人个体去考虑,至于专利代理机构其实也没必要去拒绝什么案子,因为毕竟一个专利代理机构里通常什么样水平的专利代理人都有,或者说什么样需求的专利代理人都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