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点,钟二毛老师30天写作课训练营正式开营。听完老师分享的第一节音频课《写文章的终极奥秘就是一个字》,对自己的震撼很大,这确实是打死自己也想不到的一个字,即“做”。
在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发现,看到一个词时人的思维就会立刻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可测量的,同时,很多相关词汇会被激发出来。如果你最近看到或者听到“喝”这个词,你可能会填上偏旁为“氵”的“汤”字而不会填成“场”。当然,如果你刚看到了“运动”这个词,你可能就会填上“场”字了。我们将此现象称为启动效应,也就是说“喝”这个概念在“汤”之前出现,运动”先 于“场”出现。
在我们的日常的说法中,我们一般都会说“写文章”,动词为“写”,根据启动效应,看到“写”这个字有哪些词会被激发出来呢?显而易见,“写字”,“写作业”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都会被激发出来,在脑海中的影像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嘛,所以回到“写文章”上面,显现的影像也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很多字才能组成一篇文章。从小学到现在,写作文、写日记等,一般都会有800字,1000字,2000字等等的要求,问题是,大家的心里面都很清楚,800字或1000字堆积在那里,并不能自动组成一篇好文章,有时甚至都无法组成一篇文章,相信小时候写日记时,大部分人都会有凑字数的行为,包括现在淘宝等平台上的买家点评里,也经常会有这种凑字数的现象,所以说“写文章”这一说法会给人一种不可控的感觉,关注点在“写”,而对于结果“文章”则不可控。让人感觉压力山大,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动笔写。
但是将“写文章”转换成“做文章”后情况就不同了,看到“做”字,大家脑海中容易联想到的是做菜,做衣服等等,而做的对象:菜、衣服等都是一个产品,想要完成它,只需要分步骤去操作、去执行就行了,至于结果是可以预测可以完成的。同样,在听到“做文章”时,我们的着眼点是整篇文章,这也意味着,“文章”是可以通过分步骤一步步来完成的,因此完成文章的书写对我们来说就是可控可操作的事情了,一下子把写文章的难度降低了。仅仅转换了一个“做”字,就是转换了一种看问题的角度,进而转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可谓是运用启动效应的一个完美的案例。
另外钟老师还提出了写作其实就是说话、就是表达,并列举了莫言的《红高粱》中开篇的一段话,以及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开头和结尾的语句来论证这一观点。此外,我们每次发朋友圈写上的语句都是在写作,所以说我们一直都有在写作。这又将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日常关联在了一起,并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走在写作的路上了。所以说不愧为大咖,仅是第1堂课的开课内容,就把“文章“这道菜摆放在了大家的面前,转变了大家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接下来只需按照操作步骤,一步步来完成就可以成功烹饪“文章”了。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