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私房诗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节选)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节选)

作者: 琼瑛卓玛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0:36 被阅读10次
芥川龙之介

  侏儒的话 

  (节选) 

[日本]芥川龙之介

吕元明 译

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不管怎么说如果相信宿命,由于罪恶的不复存在,惩罚的意义也随之丧失,从而我们对罪人的态度必然宽大。反之如果相信自由意志,由于责任观念的产生,就会摆脱良心的麻痹,从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必然会严肃起来。那么遵从哪个好呢?

我愿平静地回答: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论;或者说一半怀疑自由意志,一半怀疑宿命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难道不是根据自己背负的宿命论,才娶了我们的妻子吗?同时我们难道不是根据赋予自己的自由意志,才没有去买妻子需要的外褂和衣带吗?

不只是自由意志和宿命论,神与恶魔、美与丑、勇敢与怯懦、理性与信仰——其他一切处于天秤两端的,都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古人把这种态度叫作中庸。中庸就是英文的good sense。根据我的见解,如果不依靠good sense,那就什么幸福也不会得到。即便能得到,也只不过是炎炎赤日下守着炭火,大寒之时挥着团扇的那种硬着头皮享受的幸福而已。

小儿

军人近乎小儿。喜爱英雄的姿态,喜爱所谓光荣,现在在这儿没有必要去谈它。尊重机械般的训练,重视动物般的勇气,那也只是在小学才能看到的现象。肆无忌惮地屠杀,更是和小儿没有差别。特别和小儿相似的,是一受喇叭和军歌的鼓舞,就不问是为什么而战,欣然对敌。

因此,军人夸耀的东西,必然和小儿的玩具相似。绯色皮条的铠甲和镐形的头盔并不适合成年人的趣味。勋章也是一样——对我来说实际上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军人不在酒中醉,而挂着勋章在跨步前进呢?

创作

艺术家大概总是有意识地在创作自己的作品。然而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美丑有一半存在于超过艺术家的意识的神秘世界。一半吗?或者说一大半更好。

我们总是莫名其妙地不怕提问,但怕作答。我们的思想总是不免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来。一刀一拜[1]这种古人的小心翼翼,难道不就表示了对这种无意识的境界的畏惧吗?

创作经常是冒险。归根结蒂尽了人力之后,除了听天由命,别无他法。

少时学语苦难圆,

唯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

赵匝北[2]的《论诗》七绝,也许道出了这种看法。艺术是带有莫测高深的可怕的东西的。我们如果贪婪金钱,或者沽名钓誉,以及为病态的创作欲所折磨,可能就产生不了同这种无聊的艺术作格斗的勇气。

[1]日本古代人雕刻佛像,刻一刀拜一拜,或刻一刀拜三拜,后者用于形容小心谨慎。

[2]即赵翼(1729-1814),中国清代史学家、文学家。瓯北是他的号。

鉴赏

艺术鉴赏,是艺术家本人和鉴赏家的合作。可以说鉴赏家只不过是把一个作品当作题目,在从事他自己的创作的尝试。因此在任何时代都保持着声誉的作品,必然具备种种可能鉴赏的特色。然而具有种种可能鉴赏的意思,正如阿那托尔·法朗士所说,由于随处都存在着暧昧,也不是轻易就能解释得了的。勿宁说像庐山群峰,具有从各个方面都能鉴赏的多面性。

1919年5月,芥川(左二)与他的朋友

古典

古典作家之所以是幸福的,是因为他们死了。

我们——或各位之所以是幸福的,是因为他们死了。

幻灭的艺术家

有一群艺术家住在幻灭的世界里。他们不相信爱,也不相信良心这种东西。只是像古代苦行者那样以一无所有的沙漠为家。在这个意义上诚然是可怜的也未可知。然而美丽的海市蜃楼只产生在沙漠的上空。对一切人生诸事幻灭的他们,在艺术上大抵还没有幻灭。不,只要说起艺术来,常人一无所知的金色的梦会突然在空中出现。事实上他们得到了意外的幸福的瞬间。

告白

完全自我告白,不论谁也办不到。同时对任何表现都不自我告白,也办不到。

卢梭是喜欢告白的人。然而在《忏悔录》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赤裸裸的他自己。梅里美是嫌恶自我告白的人,然而在《高龙巴》里不是也在隐隐约约地谈他自己吗?总之,告白文学和其他文学之间的分界线是不十分清楚的。

地上乐园

诗歌里常常歌颂地上乐园。但是,我深以为憾的是不曾记得我想在这种诗人的地上乐园里住住。基督教徒的地上乐园终归是寂寞的全景画。黄老学派[1]的地上乐园也只不过是荒凉的中国饭馆罢了。何况近代的乌托邦——使威廉·詹姆斯[2]也为之发抖,这事现在也许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我梦想中的地上乐园,既不是那种天然的温室,也不是兼作学校的粮食和衣服的配给所。只要是住在这里,双亲在孩子成人的时候就必定要死掉的。其次,兄弟姊妹纵令有可能生作坏人,可绝不会生作傻瓜,所以绝不会彼此添麻烦。还有,女人一旦结了婚,就会变成驯顺的化身,以便怀孕畜生的灵魂。还有,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按照两亲的意志和感情,一天要数次成为聋子、哑巴、窝囊废和瞎子。还有,甲的朋友不能比乙的朋友穷,同时乙的朋友也不能比甲的朋友有钱,相互以夸耀对手而感到最大的快乐。还有——以此类推好了!

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地上乐园,这是挤满世界的善男善女的乐园。只是古来的诗人、学者从没有梦见过这种金色的冥想之中的光景。没有梦见这个倒不是什么怪事。不过能够梦见这种光景,那就会充满了真实的幸福。

附记:我的外甥梦想买伦勃朗的肖像画。但是他并不梦想能拿到十元零用钱,因为十元零用钱充满了真实的幸福,他简直承受不起。

[1]黄老学派是中国战国、汉初道家学派。以传说中的黄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名。

[2]威廉·詹姆斯(1842-1910),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主张实用主义。

民众

民众是稳健的保守主义者。制度、思想、艺术、宗教——举凡一切,为了使民众喜爱,必须披上前代的古色。所谓民众艺术家不为民众所喜爱,这并不是他们的罪过。

发现民众的愚蠢,并不值得夸耀。但是,发现我们自己也是民众,倒的确值得夸耀。

古人以愚民为治国之道,结果似乎使民众更愚蠢了——或者往往不知为什么却使民众聪明起来。

日本著名插画师天野喜孝为芥川作品创作的插图

契诃夫的话

契诃夫在笔记里论到了男女的差别:“女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从事女人的工作;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离开女人。”

但是,契诃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男女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停止了和异性的关系。这是三岁孩子也都明白的道理。不仅如此,与其说是男女的差别,倒不如说表示了男女没有差别。

一种辩护

某新时代的评论家在“猬集”的语意上,使用了“门可罗雀”的成语。“门可罗雀”的成语是中国人创造的。日本人使用它时,没有理由必须继承中国人的用法。假如通用的话,比方说形容“她的微笑好像门可罗雀”,也是可以的。

假如通用的话——万事都出在这个不可思议的“通用”上。譬如“自我小说”不也是这样吗?Ich-Roman[1]的意思,是用第一人称的小说。那个“我”并不一定指作家本人。但是,日本的“私小说”中的我,往往就是作家本人。不,只要人家认为这是作家本人的经历之谈,甚至把第三人称的小说也叫作 “私小说”。这当然是无视德国人的——或者无视整个欧洲人用法的新的例子。然而全能的“通用”却赋予这个新例子以生命。“门可罗雀”的成语也许早晚也会同样产生意外的新例子。

这么说某评论家并不特别缺乏学识,只是稍微过急地在主流之外寻找新例子。这个评论家所受到的嘲笑——总之,一切先觉者经常都得甘居薄命。

[1]德语:第一人称小说。

限制

就连天才也各自受到难以超越的限制的约束。发现这个限制,不能不使人感到某些寂寥。但是,一转念却又使人感到亲切。就好像明白了竹子是竹子,常春藤是常春藤。

雨果

像遮蔽住全法国的一片面包。然而不管怎么想,黄油抹得并不充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充满了一切滑稽的画面。不过这些滑稽画面的大部分,无疑是使恶魔也会感到忧郁的。

福楼拜

福楼拜教给我的是也有美的寂寞。

莫泊桑

莫泊桑像冰。有时也像冰糖。

爱伦·坡

爱伦·坡在创作斯芬克司[1]之前,研究过解剖学。使爱伦·坡的后代震惊的秘密是这个潜心的研究。

[1]斯芬克司即古埃及的一种石雕狮身人面像,也指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

森鸥外

鸥外先生毕竟是一个军服上佩剑的希腊人。

某资本家的理论

“艺术家卖艺术,我卖蟹罐头,没有特别的不同,可是艺术家在谈到艺术的时候,自以为是天下的瑰宝。假如效仿那样的艺术家,我对六角钱一听的蟹罐头当然也应该骄傲了。不肖行年六十一,还不想有一次艺术家那样无聊的狂妄自大。”

日本著名插画师天野喜孝为芥川作品创作的插图

大作

把大作和杰作混同起来,确实是鉴赏上的物质主义。大作只不过是工钱的问题,比起米开朗琪罗[1]的壁画《最后的审判》来,我更喜爱六旬开外的伦勃朗的自画像。

[1]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和诗人。

我喜爱的作品

我喜爱的作品,——文艺作品归根结蒂是可以通过它来感受到作家其人的作品;人——具备了头脑、心脏、官能感觉的一个具体的人。但是不幸的是多数作家都是缺少某一部分的残废者(当然,有时对伟大的残废者也不能不为之钦佩)。

看《虹霓关》

不是男人捉女人,而是女人捉男人。——肖伯纳在《人和超人》里曾把这个事实戏剧化了。然而把这个戏剧化了的并不是从肖伯纳开始的。我看了梅兰芳的《虹霓关》,才知道中国已经有注意到这种事实的戏剧家。不仅如此,在《戏考》这本书里除《虹霓关》之外,还记载了女人运用孙吴兵法和使用剑戟来捉男人的不少故事。

《董家山》的女主角金莲、《辕门斩子》里的女主角桂英、《双锁山》里的女主角金定,都是这样的女豪杰。看那《马上缘》的女主角梨花,她不仅把她所喜爱的年轻将军从马背上捉下来,并且不顾对方说对不起自己的妻子,硬是和他结了婚。胡适先生曾对我说:“除了《四进士》,我对全部京剧的价值都想加以否定。”但是这些京剧至少都是富有哲学性的。哲学家的胡适先生在这个价值面前,难道不应该把他的雷霆之怒稍微缓和一些吗?

经验

只依靠经验,就和不考虑消化而只依靠食物是一样的。同时经验空空如也而只依靠能力,也和不考虑食物而只依靠消化是一样的。

小枫树

用手稍微摸摸小枫树的树干,树梢簇生的幼芽就会像神经似地震颤起来。植物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癞蛤蟆

最美丽的石竹色正是癞蛤蟆舌头的颜色。

我在一个雪后的傍晚,站在邻居的屋顶上,看过黑漆漆的乌鸦。

托尔斯泰

读了毕尔可夫[1]的托尔斯泰传,就能知道托尔斯泰的《我的忏悔》和《我的宗教》都是谎言。但是,没有比不断重复着这个谎言的托尔斯泰的心更悲惨的了。他的谎言比起他人的真实,却滴着更多的鲜血。

[1]毕尔可夫(1860-1934),列夫·托尔斯泰创办的杂志《仲裁者》的经办人。

两个悲剧

斯特林堡的生涯的悲剧,是“走马观花”的悲剧。但是,托尔斯泰的生涯的悲剧,不幸的不是“走马观花”。所以后者比起前者以更大的悲剧而告终。

斯特林堡

他无所不知。而他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毫无保留地——不,他和我们一样,也许多少有些打算的吧!

斯特林堡说,他在《传说》里对死是不是痛苦的曾经进行过实验。但是,这种实验并不是游戏所能做得到的。他也是“一方面想死而又没有死”的一个人。

一九二三年——一九二七年作

相关文章

  •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节选)

    侏儒的话 (节选) [日本]芥川龙之介 吕元明 译 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不管怎么说如果相信宿命,由于罪恶的不复存...

  • 侏儒的话——芥川龙之介

    修身 道德是方便的异名,和“左侧通行”相似。 道德给予的恩赐是时间和劳力的节约。道德给予的损害是整个良性的麻痹。 ...

  • 谈谈我对芥川龙之介的认识

    昭和二年,芥川龙之介留下“对将来唯隐隐觉得不安”这样一段遗言后服毒自杀,享年35岁。 今天有空将芥川龙之介的《侏儒...

  • 【推】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

    根据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游记》改编而成。 主演为松田龙平,饰演芥川龙之介。 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上海,芥川龙之介...

  • 这也许是此生你见过最和谐的宿舍关系,没有之一。

    少女始终是一个清滢的浅滩。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前几天半夜寝室长对我们剖析她的20...

  • 惊艳你的句子!

    1.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2.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狂人...

  • 2019-04-05

    1.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2.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狂人...

  • 有哪些惊艳你的句子?

    1.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2.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狂人...

  •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一)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说,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我想,是这样的。 虽然我不知道芥川龙之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 像你,又不像你

    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 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节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hbiftx.html